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营
京沈合作共建整体委托管理示范园区
1月17日,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沈阳市市长姜有为、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陈文奇、辽宁省科技厅厅长王大南等领导以及京沈两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和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20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37号文件要求,根据张雷书记指示,沈阳市全面开展京沈对口合作园区共建工作,有为市长率队赴京,与北京市政府就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共建事宜进行了深入对接,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表示支持以中关村为载体开展京沈对接合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沈阳市铁西区、中德园与北京中关村充分研究各自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共同探索整体委托北京管理模式,共建京沈对口合作产业园区——沈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高标准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一中心”即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聚焦发展大信息先进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产业;“一基地”即建设科技CBD,承载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及科技服务等配套功能,预计4月份将全面启动建设;“一园区”即建设大信息产业园、医药健康产业园。充分发挥沈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示范作用,全面复制中关村政策,构建创新发展政策环境。积极融入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区域金融服务效能。高标准规划发展空间,打造产业链发展生态,形成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充分发挥沈阳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资源优势,叠加北京中关村科技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工业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的创新之路,打造京沈合作创新成果的集中承载地。
下一步,沈阳市将紧紧围绕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升级改造,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机制,以整体委托模式共建京沈对口合作产业示范园区,加强跨区域间“飞地经济”合作,以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为载体抓手,全面推进京沈两地间体制机制协同、政策支撑协同、产业发展协同、服务配套协同、空间规划协同和科技金融协同,有效实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着力构建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将合作园区打造成为沈阳转型发展的新名片,东北创新引领的新高地,京沈对口合作的新标杆,推动沈阳高质量发展,加速沈阳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