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市政协提案
关于打造沈阳新基建产业新高地的提案(第223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2日 作者: 来源: 沈阳市发改委

尊敬的王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沈阳新基建产业新高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2020年以来,以数字基建(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备受国家和地方政策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市把握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以5G、工业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基建”建设,全面支撑我市数字经济发展。

一、我市数字基建发展基础和现状

(一)新基建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核心,围绕“大数据产业链、5G产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新体系”四条主线,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2020年又印发了《2020年沈阳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沈阳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沈阳市5G产业发展方案(2020-2021年)》等文件,重点部署安排和推进落实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工作。

(二)5G网络建设应用持续推进。一是5G规模组网建设步伐加快。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沈阳市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沈阳市2020年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统筹推动“网络、应用、产业”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截止2020年底,5G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0亿元,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7321个。二是5G技术应用推广步伐加快。中德园加快建设省级5G标杆示范区,华晨宝马率先打造全球领先的5G汽车生产基地,新松机器人、特变电工等20余家工业企业启动建设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工厂,在工业、医疗、教育、融媒体等领域共培育5G典型应用场景128个。

(三)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初见成效。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贺信精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全面提速。一是网络标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禾丰牧业、辽宁联通两个二级节点成功与国家顶级节点连接,并启动运营,华盾安全二级节点近日获批建设。二是企业上云用云成效明显。实施《沈阳市引导企业上云实施方案》,近三年全市累计备案上云企业439户,市区两级政府补贴资金达到2.25亿元,全市上云企业已达2.4万户。三是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已初步建成紫光中德输配电工业互联网平台、麦克奥迪智慧能源平台、格微软件生产要素平台等10个工业互联网重点服务平台;沈阳自动化所、紫光中德、辽宁电力3个项目成功中标2020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项目。四是产业生态加快构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落户中德园,成功举办2020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沈阳成为永久会址。

(四)区域数据中心加快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推进绿色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数据存储中心,华为云、紫光云、腾讯云等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等行业大数据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即将重启。

(五)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网络带宽9700、双千兆网络等,完成NB-IoT窄带物联网无线基站万余个,全市47所高校、107所科研院所、40余户重点企业完成IPv6外网改造。二是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93.2%,市政务服务网日访问量9万人次。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工程。智慧水务、智慧城管、智慧消防、智慧社区等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普及应用。初步构建常态化监测、一体化出行、开放式应用、全过程监管“四位一体”综合交通大数据监督治理体系。

(六)“揭榜挂帅”机制持续推进。一是紧紧围绕统筹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着重产业应用和企业急需,以解决产业链和技术“卡脖子”问题为主攻方向,建立省市联动“揭榜挂帅”机制,组织推荐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36项。二是编制印发《2021年沈阳市“揭榜挂帅”项目编制工作方案》(沈科办发〔20214号)。发布《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沈阳市“揭榜挂帅”项目的通知》(沈科发〔20213号),组织沈阳市辖区内行业龙头、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在沈阳市科技创新管理平台上申报“揭榜挂帅”项目信息。

(七)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组织制定《沈阳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计划专项实施细则》(沈科发〔202022号)。2020年安排下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59项,拨付专项补助资金5500万元,拉动企业研发投入6.06亿元。其中,中科院沈自所研制的“海翼”号,参与研制的“蛟龙”号,自主研制的“奋斗号”载人潜水器等有效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新松机器人成功研发国内首条工业4.0示范线,IC装备领域突破了12PECVD3D NAND PECVD、半导体前道工艺制程用匀胶显影、热场分布分区温控等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东北大学研发的决策与控制一体化工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与验证,推动我国控制技术和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沈阳雅译“小牛翻译云平台”支持中文为核心187种语言互译,是世界上支持语种最多的机器翻译引擎。

    (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持续完善。一是建立上市梯队机制。按照“三个一批”(储备培育一批、辅导备案一批、申报待审一批)要求,构建了市区二级拥有201家企业的上市后备企业库。其中,市级库储备43家企业(两年净利润3000万元以上),区级库储备158家企业(两年净利润500万元以上)。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沈阳市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等进行分阶段补助。目前,省市区三级奖励资金最高达到2300万元,奖励力度居全国前列。三是集合外部力量和社会资本加大企业培育。2019年启动建设的盛京基金小镇(民营),入选2019中国基金小镇行业年度杰出贡献TOP20。目前我市私募基金管理人57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的私募基金96只,管理基金规模47.84亿元。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快城市数字基建,夯实智慧城市底座。

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加快光纤宽带网络优化进程,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和商用。建设5G精品网络,2021年开通5G基站6000个以上积极推进部署互联网根服务器镜像节点、国家顶级域名节点和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推进东北区域能源大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二是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全面贯彻实施《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在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建设、验收、运维等重要环节统筹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同时,不断规范优化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流程,升级改造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供需对接全程网办。

三是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围绕“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加强信息流的持续汇聚,推动数据资源高效汇聚、协同开发、合理利用,利用工业产业地图数据资源打造工业大数据中心,探索大数据交易机制。

(二)加快应用推广,推动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5G跨行业融合创新。推动5G与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融合创新,制定和动态更新我市5G项目库,重点实施“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5G+智能机器人”“5G+数字医疗”等一批示范工程和试点项目,遴选和培育20家以上“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厂,组织开展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争取5G典型应用场景达到200个以上。

二是加强5G示范区建设以“5G+工业互联网”为核心,打造中德园5G应用示范区。推动5G技术与高端制造融合示范,重点支持在工业互联网、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比较优势领域率先开展5G试点示范应用,与中关村信息谷联合开展5G应用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围绕“网络布局和产业发展”,打造浑南区5G应用示范区。

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建设标识解析体系,推进禾丰牧业、远大智能、北方重工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积极引导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存。建设实施40个智能工厂、40个数字化车间,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研发体系,加快技术创新。

一是深入推进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数字基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难题。重点解决国产IC整机装备和零部件基础能力薄弱和关键技术难题。着力加强工业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高端工业软件等基础研究,支持新松公司、自动化所等在软件定义网络、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领域抢占制高点。

二是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筹建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细分领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0家。推动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推广沈阳国际软件园“四新五支撑”双创孵化模式,在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招募成立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双创载体。

三是加快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入推进技术协同攻关,重点围绕智能网联驾驶、智能机器人、数字医疗、IC装备等部署创新链,推进新松虚拟现实VR研究院、东软国际健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创新中心、孵化平台、示范园区等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数字基建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发体系。

(四)强化项目谋划,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围绕国家政策谋划项目。加强与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司局、省工信厅及中国工联院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学习政策、主动落实、精准承接。主动向上汇报我市数字基建领域企业、项目,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保证储备库和国家重大项目库信息数据有效衔接,努力纳入国家推广布局。

二是围绕区域引领战略谋划项目。推进5G规划建设,争取电信运营企业总部基地等项目落地沈阳围绕存储中心与云数据中心等领域加强部署,抓好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做好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国家标准、建设条件等政策解读,围绕网络体系、平台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谋划部署智慧城市项目。

三是围绕各地区发展需求谋划项目。建立市区两级工作专班,围绕各地区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需求谋划项目。加强定期调度,对“新基建”领域项目储备库实行分类管理、动态调度。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定期发布“新基建”领域有关政策,做好政策解读。组织开展数字经济科技大讲堂、“企业上云”宣贯会等系列活动。

(四)发挥财金职能,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一是培育上市后备企业。积极推动后备企业分层培育,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速企业上市挂牌进程。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政府网站、新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涉企优惠政策。依托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盛京基金小镇开展资本市场培训会、服务企业座谈会、上市企业挂牌专题培训班等活动。

三是开通绿色通道。按照“一企一议”“一企一策”原则,积极协调解决上市后备企业遇到的土地证、房产证、税收、募投用地等问题。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