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市政协提案
关于加强中心镇建设振兴沈阳县域经济的 提案(第0645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2日 作者: 来源: 沈阳市发改委
徐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心镇建设振兴沈阳县域经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把中心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举措,全市县域经济筑底企稳,向上向好的局面不断拓展。

一、我市县域地区基本概况

沈阳市下辖4个县域地区,包括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和康平县,国土面积9384.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3%;户籍人口290.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5%。   

2019年全市县域地区(4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5.5亿元,占全市比重10.9%,同比增长4.9%,增速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84亿元,占全市比重9.5%,同比增长4.6%,增速低于全市8.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亿元,占全市比重6.0%,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全市1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0.3亿元,占全市比重6%,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2亿元,占全市比重7.2%,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159,同比增长7.4%。  

二、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新民市

一是造纸包印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大力发展标准包装、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积极推进包装印刷新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加快造纸包印产业的转型发展与提质增效,打造立足沈阳、辐射东北、服务全国的造纸包印产业基地。

二是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重点发展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中成药等医药制造,建设以药品生产和医疗器械生产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康复医疗、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医药产业园。

三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依托两瓜(西瓜、香瓜)、蔬菜、林果、禽蛋、淡水鱼等特色农产品,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全省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法库县

一是陶瓷建材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提升法库陶瓷原产地标识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以陶瓷为核心的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泛家居产业。

二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依托通航机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无人机、航空制造等产业,并不断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打造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基地、无人机研发生产及检测试飞基地、军民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特色户外运动及观光体验基地。

三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完善保鲜、贮藏、清选分级等设施,大力发展以蔬菜、水果、薯类为主的初加工,不断向精深加工拓展,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辽育白牛”等特色优势品种,依托牧业、屠宰等龙头企业,打造集繁育、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牛产业链。

---康平县

一是塑料纺织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围绕塑料再生资源利用、塑料改性、塑料制品、塑料交易、塑料行业会展等领域,以塑料包装、再生塑料、改性塑料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塑化产品新格局,努力建成东北最具影响力的塑料产业集聚区。

二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园,围绕本地优质农产品大力引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名优企业,有效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能力,打造全省知名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集聚区。

三是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是:借助风力和日照资源优势,以西北部和东北部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三、重点推进工作任务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稳定粮食生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及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以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区产粮大县为重点,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发展水稻生产,优先发展绿色粮食和小杂粮,实施优质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保障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构建以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的绿色粮食产业体系,确保粮食产量稳定。2019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粮食生产稳定在325万吨以上。

2.优化种养殖结构。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经济作物,稳步推行“粮改饲”,推进形成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巩固蔬菜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智慧农业大棚。稳定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新建改造高标准设施农业。发展生态高效循环畜牧业。加快牛羊驴等优质特色草食畜牧业发展,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新型种养模式。引导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设施渔业和稻田综合种养。适度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做大设施花卉、设施果树产业,推广林菌、林药、林草、林菜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3.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加工精深化,2019年,依托新民农产品加工、法库孟家绿色食品、康平农副食品等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粮油、乳制品、饲料、果蔬等精深加工。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全市生猪、肉牛、家禽养殖全产业链、规模化、标准化发展。2019年,加快新民、辽中等新建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进度,完善法库、康平等已建园区的各项配套设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1%。

4.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夯实品牌质量基础,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品牌农产品建设主体。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争创各级各类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形成“市级公用农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建设框架体系。重点打造沈阳大米、寒富苹果、辽育白牛、福来豆制品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2019年,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省级以上品牌5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5个,力争实现农业品牌价值200亿元。   

(二)坚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坚持“资源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摆放、政策向园区倾斜”的原则,以县域“一业一园区”为重点,做优做强主导产业清晰的工业园区。依托新民开发区、法库开发区、康平开发区、辽中近海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培育打造新民药业及食品、新民造纸及包装印刷、法库陶瓷、康平塑编及纺织、辽中铸锻造机加工等县域重点产业集群,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新民市加快打造新型工业产业体系。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集聚发展,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加快推进百亿集群建设工程。推进玖龙纸业二期项目建设,拉伸包印产业链条。推进以林特为龙头的韩国医药产业落地生产,加快外国独资、中外合资医药企业落户新民。扶持三九药业、康达药业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力邦制药等项目建设。推进福来豆制品二期、福源食品扩产等项目早日投产。助推开发区内现有僵尸药企“腾笼换鸟”,优化存量改造提升现有产能,主动减量有序退出过剩产能,推动华星机械、泰丰胶带等一批规上企业升级改造。

2.法库县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加速陶瓷产业科技创新,推动陶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技术应用,积极引导投资向高新化发展,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全力推动弘川玻璃、远威卫浴、泰莱绝热节能材料、鑫格泡沫玻璃、冠伊绝热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通用航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强轻工、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圣宏科技、锐翔水上飞机、深圳高科新农、辽宁壮龙、通航小驿、飞行营地、通用航空涡轮发动机维修保养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

3.康平县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产业结构由传统向清洁主导转变,积极推进国电优能二牛5万千瓦、小城子5万千瓦风电项目竣工投产,推进康禾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投产运行,推进沈鼓集团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推动塑编产业由高耗能向循环经济转变,启动再生塑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塑编产业二次升级改造。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由原产型向精深加工转变,推进恒兴生物珍稀食用菌项目、徐州佳合肉鸭全产业链项目投产,强力推进农产品产业园“满园扩园”行动。

(三)生产性与生活性并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新民市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继续拓展新民主城区核心商圈,加快星级酒店建设。采取多元化投入的方式,不断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步伐。以胡台新城商贸流通区为重点,培育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工业软件、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依托韵达物流,发展以智能技术、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物流产业,构建辐射范围广、流通量大的现代物流基地,打造沈阳西部物流业中心服务区。2019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

2.法库县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升级传统市场,建设现代建材市场,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发展物流产业,开设法库与长春之间航空物流试点,建设开发区综合物流中心。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培育“新农人”,着力孵化电商主体,放大智慧法库平台入驻商户规模。2019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

3.康平县构建服务业发展新业态。以打造融合旅游、商贸、文化等服务的多业态衔接、多产业融合的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推进传统商贸业提质升级。加快万泰城市广场项目建设,加快传统商业街区升级改造工作,提升大辽圣市商业街、餐饮文化娱乐一条街等精品商业街区服务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扶持壮大京东集团、智云科技、移联网信等电子商务平台,挖掘和包装优势农副产品资源,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孵化康平锶薯、手工全麦、有机荞麦、有机手工菜籽油等品牌。2019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

(四)培育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壮大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涉农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加快电商示范县乡村及电商产业园区建设。2019年重点培育“农博网”“智慧法库”“供销快线”“副食汇”等11个以本地产品为主的信息发布和展示交易平台。搭建“沈阳特色馆”和“精准扶贫馆”,将我市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品在线上扩大交易。积极推动新民市信昌米业、福来豆业,法库县涌鑫牧业、民生有机蔬菜,康平县憨馥土特产,辽中区康森米业、威云果业等龙头企业电商应用。加快电商示范县乡村及电商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新民市白菜西瓜、法库县树莓牛肉、康平县花生红薯、辽中区花卉鲫鱼等电商供应基地建设。2019年,力争创建市级电商示范乡镇7个、示范村8个。

2.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县域生态功能,依托自然景观、特色旅游景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一批设备完善、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国家森林步道、康养基地、乡村民宿。2019年,新民市加强精品景区建设、特色线路打造,重点推进沈阳兴隆温泉城、新民文化博览园、沈阳仙子湖等景区,切实打响新民旅游品牌。法库县大力发展“旅游+生态文明+历史文化+民俗节庆+冰雪娱乐”模式。做实做大卧龙湖旅游产业,推进金沙滩旅游综合体、辽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启动卧龙湖文旅小镇建设,高水准市场化举办第七届卧龙湖大辽文化冬捕节,加快推进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发展。康平县加快推进卧龙湖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启动康湖旅游综合体、通航特色小镇观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与沈旅集团的卧龙湖丹顶鹤繁育基地项目落地。辽中区加快推进花大沈、一品汤泉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温泉度假、冰雪旅游等经济业态,依托互联网重点推介谢荣策主题红色游、养士堡民俗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塑造“生态辽中”全域旅游品牌。

    (五)发展“飞地经济”,培育县域经济新动能

1.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加快探索域外引入“飞地经济”模式以及帮扶县域地区合作模式,鼓励县域开发区(园区)为乡镇(街)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承接平台,积极推进乡镇(街)招商引资项目向“飞地经济”园区集中,使“飞地经济”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创新区、乡镇经济的拉动区。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把因区位不同、资源制约、规划限制、产业配套等因素不宜在本区域(即“飞出地”)发展、孵化的招商引资项目或继续经营的企业,引荐或迁移到承接区域(即“飞入地”)落地建设的经济合作模式。

2.加快“飞地经济”园区建设。在开发区(园区)内划定区域作为“飞地经济”专属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摆放“飞地项目”,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实现合作共赢,统筹推进2020年“飞地经济”工作,市财政将2019年2亿元“飞地经济”奖补资金、2020年县域地区每个乡镇50万元招商资金已拨付到县区;积极组织5个省级“飞地经济”园区所在县区申报省2020年度“飞地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市申报15个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印发《关于从城区选派“飞地经济”专员到对口县区(市)挂职锻炼的通知》,选派的9名同志到县域地区开展飞地挂职工作。印发了《沈阳市实施“飞地产业扶贫”指导意见》,采用区县与飞入企业合作模式建设养殖等基础设施,实施飞地产业扶贫。举行县域飞地扶贫项目集体签约仪式,重点推动辽中区与苏家屯区沈阳嘉品肉业合作建设标准化鸡舍及粪污处理项目等4个项目落地,累计投资额1.188亿元。

(六)建设“一村一品”,促进镇村产业协同发展

为加快形成中心镇与专业村产业协同、镇村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2020年6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15部门下发了《市农业农村局等15部门关于印发"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沈农发〔2020〕11号),对中心镇“一村一品”建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市发展改革委围绕中心镇培育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

打造“四个层次”——一是中心镇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特色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专业村;二是中心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稻米、蔬菜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专业村;三是中心镇旅游资源发展集中区及周边区域,布局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业等专业村;四是商贸主导型中心镇及周边区域,推广“专业村+电商”模式,打造“电商”专业村,形成中心镇与专业村产业协同、镇村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七)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共享

    1.完善基础设施。推动道路、供水、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村发展。一是加快中心镇与周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连接工程建设,推动中心镇向主城区和县城融合,建立中心镇组团节点快速交通系统。二是完善中心镇农村道路交通体系,增强中心镇向周边的辐射能力,发挥中心镇对周边区域的整体带动作用。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开通与沈阳主城、所在地区县城的公交线路,推动交通联结成网,加强通达中心镇的多种方式联运,并与中心镇布局相协调。2020年重点推进交通体系、电网、给排水、污水处理、城市环保、通讯、燃气、供暖等基础设施方面28个重点项目建设。

2.提升公共服务。教育方面:巩固提升镇区小学、初中标准化建设成果,建设文化中心、科普中心、体育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医疗方面: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改善配套设备设施条件。养老方面:逐步完善中心镇综合性养老院等公共服务保障设施。社会事业方面:推动服务力量下沉,市级农技、科技、信息等事业单位在中心镇设立服务站点,县级相关事业单服务向中心镇延伸;人才方面:健全城市和县城教师、县城医务人员向中心镇交流制度,保障中心镇优质人才资源。制度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心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着力构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平台。2020年重点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共公共服务设施方面5个重点项目建设。

3.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一是整治“三边”环境,加快推进“山边、水边、路边”整治,完善中心镇山水林田湖草环境系统,构建田园特色镇域风貌;加强镇村环境综合整治,聚焦规划管控、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美化绿化硬化亮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任务。二是深化“三清一改”,建立和完善区、县(市)域“村收集、乡镇运输、区、县(市)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三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强镇区环境建设,完善绿地广场建设,提升中心镇建设特色,包括环境设施建设、公园绿地广场建设和特色风貌建设等,切实改善镇村人居环境。

四、创新体制机制,充实中心镇建设干部人才队伍

通过配齐机构编制人员、选派干部等方式,为中心镇建设充实100名干部人才队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本地区适当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熟悉发改、规划、建设、交通、环保、招商引资及项目服务等工作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心镇挂职锻炼,对期间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的干部,要积极培养、大胆使用。选派15名优秀医务人员到中心镇进行卫生支农服务。选派30名名优校长教师到中心镇进行送教帮扶。市卫健委目前正在组织相关区县上报中心镇卫生支农人员需求计划,协调市属医院与其签订对口支援帮扶协议。7月10日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8家市属医院,派出第一批16名卫生支农医务人员支援6个中心镇开展卫生支农工作,派出时间为3个月。

    五、保障措施

    (一)全市成立推进中心镇建设工作专班

全市成立推进中心镇建设工作专班,下发《关于成立沈阳市推进中心镇建设工作专班的通知》(沈发改发〔2020〕23号),相关区县(市)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履行中心镇建设主体责任。乡镇党委、政府履行中心镇建设实施主体责任。市工作专班负责市领导为市委常委、副市长高伟。专班人员为: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商务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卫健委、生态环境局、民政局、文旅广电局、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局、金融发展局、税务局,市委编办、市委宣传部、市农信联社、沈阳供电公司主管领导,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及涉农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共34家单位和地区。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市发改委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兼任,并从县域地区已经抽调了4名业务骨干充实到专班工作中来。

(二)加大政策支持

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沈阳市2020年推进中心镇建设工作计划》《2020年中心镇建设工作清单》沈发改发〔2020〕24号)。通过制定年度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推进,设置年度保障措施,确保到2020年底,6个中心镇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所在地区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三)完善考核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采取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了《沈阳市2020年中心镇发展建设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重点工作任务、中心镇建设组织调度情况4个方面,设置了20项考核指标,细化了13项共性考核指标和11项差异化考核指标,按年度进行考核,沈阳市县域办将继续协调推进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措施、资金等事项,指导加快推进县域发展环境、重大投资项目、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等工作为推动沈阳市县域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感谢您们对沈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