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市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振兴和发展沈阳经济自循环的建议 (第0093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6日 作者: 来源: 办公室

尊敬的关红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和发展沈阳经济自循环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沈阳作为辽宁省会城市、东北交通枢纽、焕新的老工业基地,理应成为东北振兴的首要担当。为了备战国家中心城市、加快“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必须抓紧时机,聚焦地区经济发展,扶持本地企业成长,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企业上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加快经济复苏等促进我市经济自循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我们也将按照您的建议,一如既往的做好我市经济自循环各项工作。

一、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一)深入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

一是创新“五步职能优化”,规范政府内部流程。按照“腾、合、放、转、调”方式,完成5类395项职能优化调整,累计减少253项事项、优化142个办理流程、取消1611个申报材料、精简603个办理环节,政府行政成本大幅降低,部门审批效率提高21.6%。二是创新“三类数源汇聚”,实现材料共享复用。将市级事项申请材料区分为政府部门核发、申请人自备、第三方机构出具3种类型,固化为2611项标准材料,累计推动国家、省、市三级370项材料数源完成对接。截至目前,已有2270项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占比86.9%。三是创新“七类应用场景”,满足多元办事需求。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创新上线“智能办”“零材料”等7类389个特色服务场景,为企业群众提供条件预检、情形引导、辅助填表、自动审批等多种智能化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优化上线1000个“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累计减少材料522个,减少环节207个、减少跑动237次,平均申报时间缩短64.9%。

(二)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政务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都市圈实现跨域通办。起草《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跨域通办”框架协议》,推动都市圈各城市政务服务的合作发展。目前,10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都市圈通办”。二是做好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编制《沈阳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印发《沈阳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优化调整438项行政职权事项。三是完善政务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定《沈阳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标准化指引》,出台《沈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指导意见》,统一全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置及业务运行标准,不断扫除企业群众办事障碍。

(三)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助企纾困

一是深入开展“营商下午茶”“惠帮企@链上沈阳”活动。邀请全市各类市场主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营商环境监督员参与“营商下午茶”活动,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完善诉求办理机制,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分管副市级领导直接督办的扁平化指挥体系,督促、协调企业诉求快速解决。二是推进政策落实。开展“春风送暖政策落实月”云上宣讲,全方面梳理118条惠企政策,制定“政策包”,精准推送企业,最大程度发挥政策红利。搭建“好政策”平台,全面推进“政策直达”,免申即享。三是做优做实“项目管家”。依托项目管家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干部、企业“一对一”“一对多”服务体系,全市13000余名干部参与“项目管家”,服务50余万家企业,实现全市规上、限上企业及重点项目全覆盖,及时了解企业项目生产建设情况,宣传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二、做好企业上市工作

近年来,我市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8家,总市值2550.60亿元,香港上市公司7家,上市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历史累计融资1333亿元。形成了“储备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全周期推进格局,上市后备企业库数量达到600家,纳入省级上市后备库75家。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完善资本市场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沈阳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沈阳市推进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工作方案》,实现了京沪深交易所、港交所等全市场板块上市工作目标化、梯队化。目前省市区三级上市奖励政策力度居全国前列。二是建立资本市场工作协调机制。出台了《沈阳市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沈阳市上市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上市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解决困扰东方钛业、和研科技等多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多年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和梯队培育机制。按照“储备培育一批、辅导备案一批、申报待审一批”的工作目标,我市多部门联合制定了上市后备企业筛选标准,从全市1836家高新技术企业,35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211家“专精特新”企业中精心筛选了555户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库。四是强化资本市场培训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上交所培训基地、深交所培训基地作用,组织后备企业参加多场资本市场业务培训,资本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三、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实施重点产业链培育工程,建立“四个一”机制,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链,为工业整体规模跃升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进实施“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建立培育企业库,实施动态管理、分类推进、重点突破;实施重大项目支撑工程,围绕8大重点产业链、头部配套和特色工业园区,组织谋划、推动建设一批优质项目群。二是实施“老字号”“新字号”示范计划。强化推进高端装备发展,培育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积极推动国产化替代,保持乙烯三机、特高压变压器、工业机器人等装备国内领先地位;实施“数字赋能”转型,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和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程,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设计产品,以示范为引领,带动工业领域全面绿色化转型。

四、扶持和发展高新技术

近年来,我市瞄准“三篇大文章”20条主要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关键技术问题需求,按照“企业出榜、任务定榜、揭榜挂帅”模式,创新科研攻关项目生成机制、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大力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一是落实专项资金。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征集各类技术需求471条,先后分四批共发布项目榜单130个,对接实施项目107个,发榜揭榜双方签约技术合同实现技术交易额共计3.86亿元,按照相关支持政策已安排落实专项补助资金1.8亿元。二是核心技术攻关。通过项目实施已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178个,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及专利、标准等241项。三是探索形成新模式。我市研究推广了沈阳机床绘制“产业链图谱”和“创新链图谱”经验,积极探索形成“325沈阳模式”,即通过聚焦3个重点,筛选关键产品;把握两个维度,凝练技术卡点;抓实5项举措,实现攻坚突围。

五、加快促进经济复苏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商务领域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和《沈阳市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中关于商务领域新出台的政策及延续政策,做好宣传和申报工作。二是加快促进经济复苏,发放消费券,2023年1月10日至2月28日,面向在沈个人消费者(户籍不限),通过银联“云闪付”APP发放1亿元新春消费券。截至目前,共计5.8万商户参与活动,累计核销消费券254.7万人次、9642万元。拉动汽车、零售和餐饮消费37.6亿元,杠杆率达到1:39。三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做好新出台的2023年外经贸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省全面开放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方案和市本级外经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方案,覆盖支持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加大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各区、县(市)商务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引导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四是加大对我市商务领域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立足沈阳市场,统筹招商引资,走出去、请进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拉动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刺激和增加本地经济需要,实现内部循环。

最后,再次对您表示感谢,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