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工业地产 推进结构调整升级
为贯彻落实5月10日全市工业地产发展建设现场会精神,交流、学习工业地产建设发展经验,加快我市工业地产发展,现将于洪区工业地产发展经验摘要如下:
近年来,于洪区通过创新思路、提升标准、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大力发展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基础的工业地产,累计引入工业、物流和科技型工业地产项目15个,现已建成工业地产项目4个,建设工业标准化厂房61.7万平方米,引入企业121家,2012年实现产值71.5亿元;其中,已引入以中港集团为代表的工业地产项目4个,以普洛斯为代表的商贸物流园项目3个,以宝能科技园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园项目8个,计划投资总额达到500亿元。其中,机床城已经完成投资6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20栋,签约引入机床生产、功能部件和机械基础零部件企业106家,现已投产58家,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陈政高省长不久前到沈阳调研时对机床城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个有影响的、有规模的机床产业集群就要呼之欲出”。主要做法如下:
一、提高认识,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于洪区充分利用工业地产在促进产业快速集聚、引导科技创新、培养新兴产业、节约利用土地和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结合于洪区全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分别在永安新城和平罗湾新城内规划了四个重点工业地产发展区,其中:
沙岭工业区规划用地3平方公里,以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为主,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北方小城镇建设典范;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规划产业用地3平方公里,计划建设标准化厂房310万平方米,成为世界级数控机床技术研发平台,千亿产出的数控机床制造产销基地;沈阳国际物流港规划用地10平方公里,将以服务业标准化服务为主要发展形态,着力引入现代化大型生产型物流园区项目,全力打造立足沈阳、服务沈阳经济区、辐射东北亚的国际物流港;新兴产业区规划用地4平方公里,将以现代科技型产业楼宇为主要发展形态,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健康产品研发与应用、智能物联产业为重点,建设成为东北新兴产业基地。
二、完善配套,制定产业优惠政策
于洪区按照现代化发展要求,工业地产不单纯建设工业厂房或者物流仓库,而是顺应产业主导方向,在超前配套产业发展必须的路网、水电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优先发展与产业相辅相成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的强大后劲与软件支撑,同时辅以政府的政策支持,进而形成工业地产发展的良好综合环境。确立并创新实施了“产、学、研、展、销、居”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除了核心的工业区之外,单独规划设置了4个现代服务业配套区。包括:机电产品博览中心、机床城公共服务平台、“智源”产业带、商贸居住配套区。为工业地产入驻企业全面提供机电产品展示销售、研发设计、产品中试加工、产品检测、科技金融、科技创新支持等平台服务以及商务服务和居住配套,已完成45个新产品设计,9个产品已经投入生产。
同时,针对产业发展特点,配套研究出台了土地保障、金融支持、产业扶持资金等相应的优惠政策,全力保证园区迅速建设并投入使用。通过“政府引导、硬件保障、服务先行、同步发展”的创新模式,于洪区工业地产从“厂房带动”传统模式提升到“服务推动”的现代模式,为今后全市工业地产发展提供了经验。
三、强化领导,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地产发展的首要任务,由区政府班子成员分别包保负责各个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推进全员招商,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建立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强化项目包装与策划,积极对接引进投资规模大、拉动效应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
四、强化服务,加快推进二次招商
在大力推进工业地产项目建设的同时,将二次招商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一方面为每个专业招商分局专项下达了工业地产招商任务指标,明确具体责任,纳入绩效考核,通过组织工业地产项目专题招商推介会等活动,协助整体投资商进行招商引资,力求项目引进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入园项目业态,重视项目质量,只允许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进入园区,确保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最大程度发挥土地资源效益。通过二次招商的有序推进,促进园区迅速形成,使工业地产项目实现从“地”到“产”的根本转变,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
工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