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8日 作者: 来源: 工业处

                             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沈阳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调结构战略的过程中,在不断加大调整传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力度的同时,要提早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航天航空制造、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制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铺设新的发展平台,培育转变发展方式的产业根基,加快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的发育。

    沈阳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以远大集团、沈鼓集团、美国GE、辽宁高科能源、方大LED、黎明航发等为代表,分布于风电装备、光伏产业、核能装备、地热能利用设备、新能源汽车、新型半导体照明等方面的标志性企业。沈阳动力集团开始进入北美风场建设领域,开展工程总包业务;核泵、核阀技术稳居全国排头兵地位;混合动力巴士项目落户沈北;纯电动车项目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材料领域依托东方钢铁、有色加工厂、北恒铜业、和世泰、东洋制钢、东大冶金研究所、沈化集团等骨干企业,超大型无缝钢管、钛合金、新型钻杆、高速铁路配件、新型化工材料等领域产业化步伐顺利推进;法库陶瓷、康平高性能纤维、铁西现代建筑等产业园正在成型。沈阳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以新型铸造、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金属材料、信息材料、光伏材料等为主体的产业架构。沈阳材料工业开始由传统材料向新材料转化过渡,新材料在整个材料工业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电子信息领域在原有以同方科技、芯源半导体、新松机器人、德信科技、新邮通等为代表的企业群基础上,近年来新引进企业240余家,包括中芯国际、美国AMD、日本大宇宙、IBM、韩国SK、东洋集团、讴立德等一批知名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业正在形成以通信、数字电视、IC装备、光电子、数字医疗、汽车电子、软件等领域为主导方向,以浑南新区、沈北光电产业园为主要载体的发展格局。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每年都引进新企业超过百户,营业额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

  现代装备制造业通过“调结构、抓创新、促升级”,加快由“传统”向“现代”的推进。世界级产品建设顺利推进,高质量功能部件配套体系不断壮大,物流、检测、金融、职工培训等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日本、德国等先进装备企业加快向沈阳转移。

  航空航天制造业以沈飞集团、黎明航发、沈飞民用飞机公司、航天新光等为重点骨干企业,依托沈阳航高基地及相应专业区域建设,各项研发、制造、服务项目建设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