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沈阳市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0日 作者: 来源: 社会处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相关市直部门:

现将《沈阳市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


沈阳市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

目的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建设我市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及服务提升,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更好满足群众运动健康需求、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沈阳山、水、林、雪立体化自然资源优势,以四季全时、全域全景为理念,构建冰雪领航、水陆联动、空域拓展的户外运动产业体系。

2027年底,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服务保障、赛事组织水平进一步提升,户外运动产业集聚、业态融合、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初步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二、空间布局  

构建双核集群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科学发展新格局

户外运动双核心:

浑南区(市内核心)将依托“中国最美城市静水赛道”的浑河中心水域、棋盘山和东北亚两大知名滑雪场,以及即将落户王家湾板块的“十五冬”冰上运动中心,打造全国首个“双运之城”的城市核心区域。

康平县(县域核心)将凭借辽宁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卧龙湖、国家级沙漠公园金沙滩、辽河第一湾青龙湾等自然生态优势,建成多种户外项目汇聚一隅的自然核心区域。

大特色运动带:  

浑河“一河两岸”户外运动带(浑河中心水域水上运动、浑河两岸自行车骑行、浑河两岸公园步道):赛艇、龙舟、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冬泳、自行车骑行、徒步等健身运动。

东部“环沈”山地运动带(东北亚国际滑雪场、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沈阳世博园、鸟岛、怪坡滑雪场、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校区、马耳山景区):滑雪、登山徒步、山地车、环湖骑行、山地马拉松、山地越野跑、定向越野、露营、自驾等。

北部“康-法”户外运动带(康平卧龙湖、沙漠公园金沙滩、辽河青龙湾法库财湖、灵山湖、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蛇山沟露营地、巴尔虎山、五龙山):龙舟、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沙漠越野、环湖马拉松自行车、房车营地露营高空跳伞、动力伞、航模、无人机低空飞行体验等户外运动。

西部“新-辽”户外运动带(新民仙子湖、辽中珍珠湖、蒲河国家湿地公园、邵家田园)皮划艇、帆船、桨板等水上项目;环湖健康跑、自行车、露营、越野摩托车等户外运动。

大主题集群:铁西泵道运动、康平沙漠运动、新民马术运动法库低空飞行体验沈北湿地露营。

、主要任务

(一)构建全季全域产品体系

1.山地运动集群

依托浑南区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山地打造山地越野运动品牌。通过举办魏家沟山地越野赛、TNF100越野跑挑战赛、棋盘山山地越野、巴尔虎山越野赛、祝家马术嘉年华等赛事提升山地运动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赛道设施,提高赛事组织水平,以体育赛事活动带动社会资源进乡村。(牵头单位:浑南区政府配合单位:市体育局

2.水上运动长廊

重点围绕浑河城市核心段,更新、提升场地设施,增设比赛配套设施,引进国际标准计时系统满足承办国际级赛艇赛事的设施要求。举办“沈马”“沈阳赛艇公开赛”等精品IP赛事,开展夜游浑河、国际滨水市集以及无人机表演、全息互动投影等项目,打造浑河外滩时尚打卡地。(牵头单位:浑南区政府配合单位:市体育局

3.低空运动基地

加快法库通航产业基地建设,构建通用航空为主体,以无人机、低空旅游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财湖低空旅游度假区作为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支撑,开展飞机生产线参观、飞行训练、科普体验等项目,为青少年提供航空科技研学教育体验,构建涵盖装备制造、技能培训、赛事运营的完整产业链。(牵头单位:法库县政府

4.雪运动场景

依托我市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努力营造浓厚冰雪运动氛围。推动四大滑雪场提质升级,不断完善我市冰雪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十五冬”王家湾冬运会场馆建设,支持城市学院滑雪场和辽宁省柏叶基地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场地建设,加速推进东北亚滑雪场“十五冬”滑雪项目申报。举办冰雪季、冬捕季、嘉年华等冬季节庆活动,全力构建“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局、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区政府

5.极限运动公园

扩大沈阳国际泵道公园的品牌影响力申办举办UCI泵道世锦赛及中国泵道联赛等大型品牌赛事,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构建青少年研学体系、创建专业运动基地、拓展“体育+”产业链条、申办“自行车城市”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并努力打造“泵道之城”。(牵头单位:铁西区政府

6.自行车训练基地

加快康平自行车夏季训练基地建设,构建以赛事为主体、日常训练为基础、技能提升为核心的全方位发展格局,打造集自行车运动员专业化训练、标准化食宿、科学化医疗康复等于一体的国家级标准的夏季训练基地,形成“赛事-训练-产业”的闭环生态,构建人才培养、技能培训、赛事运营及产业开发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牵头单位:康平县政府)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1.加强户外运动场地建设

利用风景道、步道、水道、雪道、跑道、骑行道等线状道路,串联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自行车驿站、滑雪场等设施,形成全域覆盖、配套完善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供给格局。深度挖掘户外山地闲置资源,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山地等建设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牵头单位:各区、县(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局

2.服务设施品质提升

围绕群众需求,结合户外运动项目特征,着力建设为民惠民、功能完备、服务高效、便捷可及的户外运动综合服务设施。运动区域设置标识标牌、设备寄存、临时休憩等配套设施,场地外围配备停车场、充电桩、公共厕所、沐浴更衣、装备维修、便捷医疗、快速补给通信网络、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建设智慧医疗站,配备AED除颤仪及紧急救治常用物资,开展山地、水域专项救援培训。(牵头单位:各区、县(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3.立体化交通网络构建

以“快进慢游”为导向,完善全域运动旅游交通体系。探索沈康高速、沈阳环城高速等沿线户外运动主题服务区建设,集成运动补给、装备快修、VR体验等功能,打造东北首个“交通+运动”示范走廊。开通景区直通车网络,以沈阳北站、桃仙机场为枢纽,开通至棋盘山、白清寨、法库财湖等重点景区直达专线;针对马拉松、赛艇等大型赛事,动态开通赛事接驳巴士。构建浑河滨水慢道、棋盘山登山步道、辽河湿地骑行道,形成“绿道+骑行道+登山步道”立体网络。(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

(三)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1.提高企业服务能力

培育一批户外运动领军企业,增强引领示范作用。支持组织管理实务、运动技能、应急处置、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等培训。拓展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新模式,扩大户外运动影响力。(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

2.强化数智赋能户外运动

深入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项目,引导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化户外运动线上线下融合,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新服务,提供实时轨迹记录、无人机航拍等新体验,不断丰富户外运动产品。(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市)政府)

打造品牌赛事矩阵

1.顶级赛事引进

积极申办承办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滑雪巡回赛、UCI泵道世锦赛、TNF100越野跑挑战赛、国家级风筝联赛、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等高水平赛事精心培育沈阳马拉松、“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沈阳赛艇公开赛等高品质国际化自主IP品牌赛事(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

2.群众赛事培育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全民健身徒步节、市民运动会、武术文化节、社区(村屯)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谋划沈阳市民冰雪运动会、沈北雪地足球村超联赛、北陵公园冬季冰雪嘉年华、铁西拾壹烟花小镇冰雪嘉年华、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浑南奥体冰雪嘉年华、法库财湖冬捕季、康平卧龙湖冰雪马拉松、冰龙舟等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

(五)优化户外运动产业结构

1.推动户外运动与相关服务业深度融合

促进户外运动与旅游、文化、康养、教育等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户外运动项目全空间、全季节、全时段覆盖,开展户外运动健康干预、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康体服务开展户外运动动漫、收藏品等创作及展示展览活动。(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

2.加快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强新材料、先进技术与设备在户外运动用品制造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冰雪、水上、航空等装备器材的研发制造水平。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建户外运动用品研发制造中心,通过资源共享、重大科技任务牵引等手段,提高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鼓励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企业发展户外运动用品体验、竞赛表演、康养度假等产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强化资金保障,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体育事业的彩票公益金、信贷投放等方式予以支持。强化土地保障,鼓励依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土地开展项目建设,支持依法依规以划拨使用等方式保障非经营性公共营地用地。强化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安全防控体系救援体系落实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增强户外运动救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文件链接:《沈阳市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实施 方案》政策解读

文件链接:《沈阳市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实施 方案》政策解读(图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