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发改工作
您的位置:首页 > 发改工作
关于沈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3日 作者: 来源: 国民经济综合处

——202418日在沈阳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沈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落实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部署,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大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额增长4.5%,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总体看,全市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发展基础持续巩固,市场需求加快恢复,动能活力不断增强,增长预期稳定向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现首战告捷。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呈现以下特点: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增速有望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国、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第一梯队。沈阳都市圈获批全国第九、东北唯一的国家级都市圈。沈阳连续3年在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榜中进位升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税收收入增长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4个和19.4个百分点。市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6.4%,整体实现扭亏为盈。粮食单产超1000/亩,居全国、全省领先水平。增长动能加快集聚。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开工,一河三湾等发展板块386个项目加快建设,于洪区百万级公共储能中心列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实现15%以上、25%以上增长。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沈鼓集团、红塔烟草等2家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总数达到76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1.4%。科技型企业达到21906家,比上年末增长42.5%。实有经营主体132.1万户,增长18%城市热度大幅提高。人气流量快速增长,铁路、航空、公路客运量分别增长197%129%22%。沈阳旅游走红出圈,上榜最强周边游吸金力前十名榜单,引入大型演唱会及音乐节27场,全市共接待游客1.4亿人次,增长1倍以上。成功举办制博会、汽博会、家博会等品牌展会205场,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67.7%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扎实推进,老原新”20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10户。支柱产业持续提升。高端装备、汽车、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5%6.8%3.9%10%“12+24”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特色园区加快建设,累计入园项目达到430个,带动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提升至40%。沈鼓集团加入产值百亿俱乐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1.4%。新松公司、东软医疗等6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链主企业。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产值增长20%双核一基地加快布局,北部沈飞航空配套产业园一期、南部燃气轮机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产值增长39.1%。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集群产值增长7%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达到3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培育国家和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35个,新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户。我市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2个国家级智能工厂、1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13个、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6个。实施90个重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填补49个产业链断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7.5%12%。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国际软件园连续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中德园等3个园区获评全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5G基站累计超过4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14个,均为东北第一、国内领先。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展现新活力,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形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3%,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发布沈阳十大城市消费场景,举办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1054场。发放3.2亿元消费券,拉动汽车、家电等消费百亿元。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9.8%,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26.5%。开业兼具国际范烟火气的夜经济街区45条,中街、太原街等8个商业街区成为首批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进品牌首店177个。深入推进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便民项目2409个。金融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平均增长5.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9.5%。设立沈阳首贷中心、续贷中心和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保费收入增长20%。依生生物、东软熙康、十月稻田成功上市,上市后备企业达到769家。我市在辽股交挂牌企业1113家。交通物流业明显回暖。公路、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7%107%,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增长15%。桃仙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恢复到疫情前最好水平。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毅都东北冷鲜港冷链农产品分拣交易中心主体完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立,累计建设乡镇邮政快递网点72个,实现乡镇全覆盖。文化旅游业持续繁荣。打造沈水之阳、我心向往文旅品牌,开展春天花正开夏日享清凉秋韵情意浓冬日雪暖阳等主题活动,全市旅游收入1300亿元以上,增长1倍以上。沈阳成为全国滑雪热门目的地城市,中街被评为全国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街区,老北市、红梅文创园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农业生产持续提升。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粮食播种面积超过省任务16.65万亩,粮食产量突破81.5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258万亩,建立东亚种业全国玉米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蔬菜、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2%3%,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7万亩,新建改造规模养殖场7个。

(二)项目投资加快推进,经济增长后劲持续增强

项目开复工力度加大。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四比四看赛马、市领导包保、观摩拉练等推进机制,组织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7次。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开复工项目3695个,其中,华润热电厂搬迁异地扩建等新建项目1561个。沈飞机场迁建、桃仙机场二跑道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55%,比上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3.5%。争取资金成果明显,抢抓国家新一轮政策机遇,争取上级资金项目194个,获批资金148.7亿元。

央地合作项目积极推进。举办沈阳市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对接会,66个央地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3994.1亿元。王家湾滨水板块、和平湾生态科创示范区、西峡湾国际城、沈阳智能网联创新产业基地、沈阳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等33个项目开工建设。

(三)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发展新动能引育壮大

科创空间加快建设。我市连续3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20强和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浑南科技城198个产业项目开复工,东北大学创新港主体封顶。沈北科教融合园加快推进中创航天科技园等103个重点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行。

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总数达到76个。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投入运行,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成立,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主体封顶。

创新主体培育壮大。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261家,总数达到1480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33家,总数达到5040家。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442家,总数达到2062家。十月稻田、沈阳微控成为独角兽企业。新增沈飞线束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总数达到82家。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04个。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0.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1883件,增长18.9%。成立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中德园)。产业链安全性进一步增强,攻克航天三菱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等产业链断点49个。

创新人才不断聚集。全力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全市新落户62026人,比上年增加7355人,其中,引进学历型人才9732人,比上年增加1410人。新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总数达到29人。引育高层次人才634人、高技能人才4.2万人、带土移植创新团队102个。自主认定人才单位达到304家。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6.1万人,引进博士1203名。为高校毕业生发放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6.4亿元。人才驿站接待求职毕业生9774人次。

(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市获评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入选全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90%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一件事一次办等智能化服务场景达到1123个。沈阳都市圈通办事项达到151项。推进12345热线进社区,设置基础网格26191个,办理诉求73.8万件,办结率99.9%

惠企助企持续发力。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惠帮企@链上沈阳工作机制,出台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20、巩固增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6、加快批零住餐业发展“8等政策措施,兑现政策支持资金563亿元。新登记经营主体30.7万户,增长74.6%。实现个转企”726户、小升规”228户、规升巨”40户。

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沈鼓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盛京能源完成重整,引入华润电力战略投资。成立沈阳汽车公司,推动华晨集团重整。组建沈阳数字产业发展公司、沈阳农业投资发展公司。在全省率先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制度。水务集团、盛京金控完成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推动18户央企在我市设立子公司23户,注册资本48.9亿元。

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我市首宗创新型产业用地(M0)成功出让,沈北新区成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设立总规模4亿元的沈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盛京征信获人民银行征信牌照,我市成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城市。东北科技大市场开展精准化路演及成果对接75场次,对接科技成果(项目)341项。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并实现全覆盖。

(五)开放合作水平稳步提升,平台通道加快建设

对外经贸持续发展。在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乏力的形势下,我市依然保持平稳增长,预计进出口总额1470亿元,增长4.5%。新增有外贸实绩企业216家。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组织市领导走出去招商42次,成功举办辽洽会、韩国周、宝马供应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德科斯米尔中国区总部等1129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落地。出台吸引外资“22政策,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9.3亿美元,占比77%。实际到位内资1716.1亿元,增长17%,其中,制造业到位内资608亿元,增长110.1%

平台通道能级不断提高。我市成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和一带一路全球20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之一。新开通沈阳至法兰克福、洛杉矶、芝加哥等全货机航线,恢复沈阳至首尔、东京等10条客运航线。8.8万平方米保税加工中心投入运营。跨境电商交易额62.2亿元,增长41.1%。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投入运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产业园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开行750列以上,增长20%以上,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园区新签约企业126家。京沈对口合作深入推进,成功举办京沈合作数字产业对接会等活动,新签约引进知巢鸟总部及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京沈对口合作项目62个。

沈阳都市圈加快建设。围绕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链、平台共享、生态共保、文旅共建、社会共治,推进118个重大项目和重点合作事项。《沈阳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全国第9个、东北首个获得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在全国都市圈中率先编制完成科技、交通等21个专项规划。全国首个都市圈共享用工平台投入运行。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合作机制在全国都市圈中处于领先水平。沈康高速调兵山连接线、通武线柳河大桥、沈环线蒲河北桥等新建改造工程建成通车。鞍钢集团等11家企业在沈阳设立研发中心或贸易总部,抚顺领航特钢沈阳基地等17个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辽河、柳河等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组建都市圈文旅产业联盟,开发旅游线路108条。推广沈阳信用标准体系,实现同圈同标准

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聚焦县域地区“1+8+N”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活动39次,推进322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占全市比重9.6%。深入推进“1+11”对口帮扶,高标准推进5大帮扶行动,开展帮扶事项85项。中心镇建设成效明显,10个中心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县域比重分别达到19.4%31.7%

(六)高品质城乡建设着力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实施。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五大行动,城建计划投资完成822亿元,增长10.4%35个城市核心发展板块已有139个项目竣工、247个项目开复工。地铁2号线南延线和4号线开通运营,地铁9号线二期和10号线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完成南京桥改造和丁香、大于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沈本二街、凌河街等7条断头路贯通工程竣工通车。完成800个老旧小区和309条背街小巷改造、32条街路更新等工程。改造燃气管网130公里、供水管网440公里、供热管网145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55公里。我市成为东北唯一国家级城市体检双试点城市。

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沈阳城市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平台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验收,为全国提供了典型经验和示范样本。完成道路维护626.3万平方米。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2条,新建盘活停车泊位16.3万个。新建充电终端2.3万个,总数达到4.1万个。新建口袋公园1000座,城区新增绿地11.3平方公里,新建改造慢道443.5公里。完成51个景观照明点位建设,解决73条街路有路无灯问题。创建美丽街区10个、优秀路段69条。累计建成城市书房28座、城市书屋180间。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2天,优良天数比例82.7%15个国考断面有7个达到优良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累计减排23986.9吨、3577.4吨、8895.2吨和6781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淘汰民用燃煤锅炉9台,完成清洁取暖项目9个,累计完成农村煤改洁7.4万户,全域清洁取暖率达到62.5%。南部污水处理厂三期、化工园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康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南部污泥无害化处置等项目完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创建美丽庭院20万个、美丽村屯105个、美丽田园20个。沈北新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完成康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我市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40件民生实事、97项具体任务全面完成。民生领域支出81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城乡社区、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6.6%11.6%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4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吸引来沈留沈高校毕业生1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3378人,带动就业2.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亿元。为12.7万户企业减轻失业保险费负担6亿元。为3.8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2.6亿元,稳定就业岗位68万个。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4.2万人,增长2.8%。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73.6亿元,增长7.5%,保障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上涨3.97%,达到3270元,实现十九连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9%,达到64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3.5%,达到793元。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3.5%14.5%,均达到1226元,实现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统一。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9万户。完成301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新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362个。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7160个。七中南部校区、四十三中未来校区等20个中小学新建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对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免除校车费用。幸福教育进社区(村屯)获评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新建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120个、村屯幸福教育课堂300个。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沈医二院北院区扩建项目主体完工。新增互联网医院5家,总数达到25家。累计完成15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458种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4%。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053个,社区(村)覆盖率100%。举办了沈阳艺术节、沈阳马拉松赛、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等文化体育活动,累计开放文博场馆106家,完成奉天商务总会旧址等10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投入使用,沈阳市冬季运动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开工建设。魁星社区、牡丹社区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扩大到580个,培育品质养老社区541个、村屯431个。建成老年人助餐点316个。完成3078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社区(村)分别达到97.4%74.7%89.9%

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存量债务62.8亿元,浑南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法库县入选国家化债试点地区。成功发行150亿元专项债券支持盛京银行健康发展。我市P2P网贷平台全部清退。市属国企资产负债率5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保交楼项目交付率达到91.6%,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工矿商贸领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8%24.4%。累计为261.3万户居民免费安装燃气报警器。

过去的一年,受宏观因素影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年初确定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重点行业领域承压运行,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业经济增长点仍需加快培育。工业增长主要依靠汽车产业,还需其他产业形成进一步支撑。二是部分服务业领域增速不快。房地产业持续低迷,融资需求仍显不足科技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增长较慢。三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有待增强。投资增速偏低,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较大四是外贸进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受美西方脱钩断链和围堵打压等因素影响,部分跨国公司总部将订单转移至境外。五是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等刚性支出压力增加。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差距。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群众关注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综合研判宏观经济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从国际形势来看,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仍将持续低迷。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高利率、高通胀、高债务冲击较大,全球经济复苏依旧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2.9%,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一些困难和挑战,但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国家将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从我市情况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沈阳都市圈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国家级都市圈,沈阳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些为沈阳振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注入了更强劲的增长动力。

基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我市的发展实际,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努力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当好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

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安排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一是勇当排头兵的需要。省委、省政府明确2024年全省经济增速要超过全国水平。我市经济增速按6%以上安排,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当好排头兵。二是与重大规划计划目标相衔接。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聚焦十四五规划、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任务,为确保如期实现各项规划目标奠定基础。三是充分考虑振兴发展面临的有利机遇。中央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有利于各类资源向沈阳汇聚,新能源、储能、航空等产业加快发力,消费市场强劲复苏,市场经营主体大幅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四是进一步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2024年的预期安排向外界释放推动经济增长的强烈信号,有利于提振信心、引导预期,有利于保证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精准发力,持续保持向上向好发展势头。全力抓好12个方面、50项重点工作,奋力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实现更大突破、争取更大成果。

(一)着力强化集聚力辐射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在辽宁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中当好排头兵。

1.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推进实施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国家物流枢纽提质、国家信息枢纽建设等3项重大工程。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培育等5项重大工程,加快培育发展10个重点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达到36%以上。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创新主体培育等3项重大工程,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档进位。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推进金融要素资源聚集等4项重大工程,全市持牌金融机构数量突破460家。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推进城市文化内涵提升等3项重大工程,坚持文体旅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沈水之阳、我心向往品牌。

2.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构建完善交通、能源、电力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桃仙机场二跑道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沈白高铁建设,推动沈丹铁路外迁工程年底前主体完工。做好秦沈、新阜高速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年内开工。完善油气管网布局,推动抚顺石化抚桃线航煤管线迁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及支线工程沈阳市域工程可行性论证。加快城乡电网建设,重点推动220千伏宁山及66千伏南京等核心城区变电站前期工作,建设康平县、法库县至沈北新区新能源输电通道。

3.推动沈阳都市圈提质升级。深入实施规划共绘、交通共联等七大工程,推进沈阳都市圈120项重点项目和重大合作事项。规划建设都市圈环线等25个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城际快速交通走廊。推动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等5大产业生态圈和12条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抚顺东科集团在沈设立北方总部等项目。推动20家服务机构入驻科技条件平台,开展都市圈就业共享用工。深化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合作,开发百条精品旅游路线。持续强化同圈同标准,跨域通办事项达到200项以上。

(二)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重点推进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具有沈阳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建设,努力在辽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中当好排头兵。

4.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持续壮大高端装备、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等千亿产业,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突破千亿。高端装备产业领域,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三一重装新能源矿用车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汽车产业领域,重点推进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支持里达工厂产能加快释放,力争引入1个新能源整车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积极创建软件名园。食品产业领域,重点推进沈北新区预制菜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航空航天产业领域,推进双核一基地建设,实现A220C919等民机大部件制造能力提升。

5.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集成电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航空等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推进辽宁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创新中心、北方芯谷等项目建设。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重点推动新民、法库等16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开工建设,加快5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电站建设,全力打造储能之都。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重点推进德生生物制药国际CDMO基地、东软医疗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链基地等项目建设。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沈阳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辽宁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低碳循环经济运营企业不断壮大。同时,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推动在沈建立院士工作站,积极引入无人机、电动飞机、未来飞行器等整机企业。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

6.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坚持大抓园区,加快3个国家级开发区进位升级,推动10个省级开发区在全省走前列、作表率,持续推进“12+24”园区增企扩园,促进产业园区迭代发展。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推进100个重大技改项目,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推动工业母机等35个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市场推广应用。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数字化改造中小企业300家,全年新培育智能工厂10个、数字化车间15个。扩大已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规模,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30个。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培育100个服务型制造项目。

7.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核心产业倍增行动,积极融入东数西算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东北数字第一城、国家数字名城。完善数字经济政策制度,贯彻落实《沈阳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进数字核心产业提升,推动腾讯云数字产业基地等项目投入运营,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突破6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加快数字沈阳项目建设,推进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政务等领域59个项目建设,推动中国电信东北区域智算中心开工建设,推进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三期扩容项目算力提升至500P。推动光纤网、物联网建设和IPv6规模化部署,新建5G基站5000个。

(三)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

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8.多措并举促消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乐购沈阳工程,抓住春节、国庆、双十一等重要节庆时点,围绕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餐饮等重点领域,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升级商圈载体,提升中街、太原街等商业街区集聚度和影响力,培育建设150个夜经济场景,建设50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激发首店首发首演活力,招引品牌首店100家。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推进沈阳五爱市场等传统商品市场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

9.加快提升金融业。完善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升级一区一街一城金融集聚区,推进金融商贸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强化项目推送机制,积极向银行推送融资项目,组织银企对接300场。强化上市企业绿色通道机制,上市后备企业库企业数量达到800家,力争实现北交所上市企业的突破。壮大“2+3+N”多层次投资基金规模,全力支持两只50亿元规模的东北振兴发展大基金项目落户沈阳。

10.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提高公路、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综保区近海园区基础设施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积极申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在装卸、运输、仓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11.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模,支持沈阳创新设计研究院争创东北首个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壮大工程技术、检验检测认证、信息资源开发、服务外包等重点行业领域。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引进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争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12.开拓发展特色服务业。用好优势资源,推动文旅、会展、冰雪、康养等特色服务业加快发展。举办四季游主题创意文旅活动,持续开展你好·沈阳全球推介活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制博会等品牌展会,全力打造东北亚国际会展名城。发展特色冰雪经济,完善棋盘山、东北亚等滑雪场服务设施,着力打造沈北冰雪休闲度假区,办好沈阳国际冰雪节,积极承办中国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等重大赛事,吸引带动“300万人上冰雪。发展医养产业,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培育康复辅具、机械治疗等养老企业。市内九区每个区引进2个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主体。

(四)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扩大有效投资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牢牢抓住有效投资这个稳增长的牛鼻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13.强化项目谋划推进。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和增进民生福祉20大工程等方向,谋划更多牵动力强的大项目,2024年储备重点项目3000个以上,总投资3万亿元以上。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桃仙机场二跑道年底前完成项目可研,沈飞新机场力争年底前开工。加强项目组织推进,实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市级领导包保100个重大项目、四比四看考评等机制,4月底前续建项目全部复工,5月底前新建项目办结手续,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3000个。

14.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撑作用。工业投资增长15%,加快推动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等百亿元制造业项目、远景能源等38个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以上,重点推动地铁、35个核心发展板块等项目建设,推进总投资300亿元的冬季运动场馆等项目全面开工。拓展项目融资方式,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在养老、旅游、体育等方面谋划一批特许经营化项目,加快推进沈阳国际软件园REITs项目上市发行。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支持方向,加强项目包装,争取上级项目建设资金100亿元以上。

15.持续深化央地合作。积极对接央企总部,办好央企沈阳行等招商活动,加快新谋划的116个央地合作项目早日签约落地。推动央企在沈布局,争取更多央企分公司改制为独立法人子公司。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已开工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已签约未开工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16.强化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依托资源禀赋、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集群、科创空间、开放平台通道等精准招引项目。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加快招引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高、结构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谋划开展跨越山海 投资沈阳系列推介、应用场景发布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100个。

(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创新空间、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生态一体推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辽宁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中当好排头兵。

17.构建高水平创新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高标准建设浑南科技城,加快科技城启动区智慧之云等项目建设,围绕先进材料等六大创新方向,落地项目超过200个。加快建设沈北科教融合园,推进王向明院士飞行器未来技术中心等项目,布局建设沈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创业吧建设。推动经开区、高新区、辉山经开区聚焦主导产业构建创新板块。实施科创组团提质增效行动,高水平打造5个典型科创街区和5个典型科创园区。

18.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高水平建设辽宁实验室,推动辽宁材料实验室围绕6个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构建全链条研发与全要素支撑保障体系,推进辽宁辽河实验室围绕5个研究方向组织实施15项自主科研攻关项目。加快建设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支持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沈阳金属研究所材料产业园区。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基建和系统研发工作,争取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提升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产业孵化能力。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85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700个。

19.打造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争创国家级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推动教育、科技、产业、人才等布局一体落实。深化博士沈阳行、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等品牌活动,引进带土移植团队30个,引育高层次人才700名。分类实施中青年科技人才专项,重点培育支持10040岁以下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指导沈阳医学院、东软集团、沈阳环境科学院等3家试点单位开展分类评价。做好一院士、一平台、一园区、一基金、一服务工作,实施高端外国专家资助项目20项以上。

20.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设,组建种子基金项目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升沈阳科技条件平台服务能力,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600亿元,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保持在50%以上。培育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900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达24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2.5万家。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加快盛菁汇常态化路演分平台建设,全市双创载体达到280家。

21.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问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链长+链主协同,研究设立创新联合体专项,推动沈鼓集团、燃机公司等头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成立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面向重点产业集群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立高精尖缺技术和产品需求清单,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滚动推进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六)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努力在辽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中当好排头兵。

22.稳定农业生产。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实施粮食生产安全保障工程,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80亿斤以上,实现二十一连丰。提升稻米、蔬菜、畜牧、渔业、花卉五大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推广沈阳大米品牌,实施新民国家设施蔬菜全产业链项目,壮大白羽肉鸡、良种奶牛等优势产业集群,创建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浑蒲、浑北、浑南、石佛寺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新民、康平、辽中涝区骨干工程建设。

23.建设食品工业大市。精心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聚焦“8+N”领域,引进延链、补链项目100个以上。优化“5+2+1”产业布局,建强沈北等5个省级加工集聚区,壮大浑南、于洪2个特色产业园,打造苏家屯区食品科技园。实施服务平台提升行动,组建食品产业创新联盟,与江南大学、渤海大学等合作建设创新平台。

24.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百园引领、千村振兴、万户共富新场景。推进三美示范创建,发展美丽庭院+庭院经济美丽村屯+一村一品美丽田园+一园一业,创建美丽庭院五星典范户5000户、美丽宜居村100个、美丽田园20个。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深化垃圾、污水、改厕三大革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00公里。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辽中区、新民市、沈北新区国家和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25.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制定实施全市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于洪区、沈北新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开展9个市级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国家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试点。实施清理整治农村集体经济三资行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6.推动县域经济提速发展。依托县域要素成本、资源配套等优势,推动新能源、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县域地区工业产值实现翻番。进一步挖掘文体旅、康养等产业潜力。加快“418产业核心承载区建设,4个县域开发区力争在全省排名中位次前移3位以上。持续深化“1+11”对口帮扶机制,探索建立企村联动共建模式,力争策划储备帮扶项目120个以上,开展帮扶事项80项。压茬推进10个中心镇建设,培育壮大商贸物流、包装印刷、稻米加工等中心镇主导产业。

(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7.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进入全国前15名,全面打响沈阳效率沈阳服务沈阳法治沈阳诚信四大营商品牌。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探索扫脸办事亮码用数等特色服务,实现95%申请材料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零材料服务事项达到150项。持续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社区网格,12345热线诉求办结率达到98%。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积极开展清风百家品牌联创政企直通车活动,拓展惠帮企@链上沈阳平台服务功能,点对点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28.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织实施沈阳市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深入系统推进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推动沈阳汽车公司寻求合资合作尽早恢复生产,支持盛京金控布局智能网联、数字算力等产业领域,产投集团做优集成电路产业,航空集团布局双核一基地航空产业链。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选人用人,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29.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沈北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动标准地扩面提效。探索实施户籍新政,构建市场化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提升东北科技大市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研究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建立数据共享开放体系,搭建安全可信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推动成立辽宁数据交易所。加快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

30.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持续提高。扎实开展育苗护苗行动,力争全市经营主体数量增长15%以上,落实好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1和沈阳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6等政策。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10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0户单项冠军企业。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制度,持续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

(八)强化通道平台功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抓住向北开放重要机遇,建设东北亚对外开放新前沿,努力在辽宁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中当好排头兵,进出口总额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1%

31.全面拓展空陆海网通道。开拓空中通道,加快本土货运航空公司组建,研究制定航空运输补贴政策,有序复航法兰克福、莫斯科、洛杉矶、吉隆坡等4条国际客运航线。延伸陆上通道,全力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扩大班列对俄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规模,班列开行数量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畅通以海铁联运为主的海陆大通道,加强与大连、营口等城市的陆海联动体系建设,海铁联运集装箱到发量突破4.4万标箱。加快打造面向东北亚的跨境电商区域中心,支持京东、菜鸟、盛大门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跨境电商交易量突破700万单。

32.加快完善开放平台功能。持续强化临空经济区、自贸区沈阳片区、综保区桃仙园区三区合一功能。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启动多式联运中心等项目,争取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产业创新、海关监管等方面形成国家级创新成果2个、省级创新成果10个,确保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考核评估中排名B类以上。加快综保区规划调整,打造航空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加工制造中心,引进保税+”项目50个以上,推动综保区排名进位升级。高水平建设中德产业园,举办德国铁西日德企沈阳行等活动,力争引进外资项目20个。推进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建设,加快涉俄政府组织及商协会合作平台等建设。做大做强中日产业园、中韩科技园。

33.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国家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制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20城市示范行动计划。实施外贸双量增长行动,积极参与百团千企拓市场,助力企业实现外贸破零,全年新增有外贸实绩企业300家以上,力争引培10家外贸企业孵化器平台。高质量办好辽洽会、韩国周等重要经贸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法兰克福国际汽配展等重点行业展会,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10%以上,对俄贸易进出口增长50%以上。支持二手车出口的整备、检测、仓储、物流等全业务模式落地发展。

34.提升对口合作水平。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拓展京沈对口合作深度广度。强化产业对接,签约引进京沈对口合作项目60个。强化平台共建,合力共建铁西区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重大合作平台。推进干部人才交流,做好第六批京沈互派干部挂职工作。强化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中船集团船舶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沈阳中心建设,对接推荐科技合作项目不少于20项。

(九)实施高品质城乡建设行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和发展,坚持精准规划、精致设计、精心施工、精细管理,促进城市功能升级和布局优化,让城市更加美丽、更显魅力、更具活力。

35.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协调和刚性管控作用,推进《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持续加强核心发展板块建设,落实发展定位、主导功能、建设容量等要求,谋划高质量项目,加快一河三湾35个核心发展板块247个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36.加快推进三大工程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合理置换和规划利用土地,使土地集聚效应实现最大化。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启动建设和平区上河湾村等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强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200套,通过盘活、改造等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选取2-3个涉山涉农地区先行试点,推动棋盘山秀湖环湖片区等地谋划文旅项目,新建改造一批大型仓储物流项目,力争累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核项目不少于200个。

37.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不断优化空间形态、环境生态、文化活态、经济业态。建设北方特色公园城市,新建改造综合公园8座,新建口袋公园300座,新增绿地4平方公里以上。建设海绵示范城市,持续推进望花片区、中关村科技城、大东汽车城等海绵示范连片区建设。加快推进5条在建地铁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地铁1号线东延线实现轨通、3号线西段试运行。持续推进元江街、元江街至三环立交桥、南阳湖街等快速路建设,力争年底前竣工通车。

38.推进五工程一管理扎实开展五项工程,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67个,实施100条背街小巷和15条街路更新工程,打通5条断头路,改造供水管网200公里、供热管网150公里、燃气管网230公里。缓解停车难,通过新建、盘活、共享等举措,新增停车泊位3万个以上。推进洁化、序化、绿化、亮化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建筑立面提升、道路挖掘整治等十大行动,完善一网统管平台,谋划便民地图园林养护6个新数字化场景。

(十)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持续提升生态品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转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

39.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持续开展供暖燃煤锅炉淘汰和重点区域散煤治理工作,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打好碧水保卫战,以蒲河、秀水河、养息牧河及八家子河为重点,着力解决辽中、法库等涉农地区畜禽养殖粪污直排入河等问题,实施重点断面达标攻坚等四个行动,确保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持续提升。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力争提前一年完成5200无废细胞建设任务。

40.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华润热电、全胜热电等先进煤电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清洁取暖城市,完成热源清洁化改造500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促进辽中再生资源产业园发展。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企业30户,实施20个以上工业绿色低碳项目。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积极推行绿色交通,加快出租汽车电动化进程,淘汰国及以下标准柴油货车。

4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展废弃矿山复绿三年行动,加强120万亩湿地保护修复。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六期项目,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退化林修复10万亩。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以林药、林菜为主的林下产业和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高质量推进棋盘山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十一)实施文体旅融合发展,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努力在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中当好排头兵。实现旅游收入1500亿元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

42.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推动红梅、1905等文创园区品质提升,丰富大剧院、小剧场、重点景区等演出,办好沈阳艺术节、合唱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办好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打造书香沈阳品牌,不断扩大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阅读空间覆盖面。打造高品质百馆之城,加快推进沈阳美术馆项目,推动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加快数字文化旅游建设,打造数字文旅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图书馆、智慧文化馆、智慧博物馆建设。

43.打造体育强市。加快振兴三大球运动,做强和平杯国际足球赛品牌,组织办好CBA沈阳主场各场比赛,积极打造赛艇之都。持续推进出门就健身,建设1-2个智慧体育公园,举办市民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1100场(次)。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冬运会为契机,加快建设体育强市、打造体育名城,加快推进冰上综合馆、速度滑冰馆和媒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两馆两中心建设,积极承办马拉松、中国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等重大赛事。

44.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丰富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乡村生态游、冰雪游等旅游业态。促进重点景区品质提升,推进沈阳方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英雄公园等十大文化地标项目建设。推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张学良旧居红楼群等项目竣工。加快辽河七星山文体旅游片区、丁香东湖室外游乐综合体等文旅项目建设。拓展乡村旅游产品,统筹推进1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

(十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

45.坚持就业优先。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推动舒心就业服务在重点产业链、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舒心就业社区覆盖率不低于50%。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吸引不少于17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就业创业,新增高技能人才3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2800人,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推广以工代赈,发展灵活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鼓励返乡入乡创业,不断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6.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以安全、健康、乐学、成长为核心的幸福教育。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巩固和强化双减成效,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新建改造中小学和幼儿园20所,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盟学校达到80所。支持在沈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统筹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打造90个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

47.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深化健康沈阳建设,加快打造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生育支持配套政策措施,提升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5个。加快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质扩面。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新建100个临床重点专科。扎实开展卫生健康强基行动,持续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强乡镇卫生院56个、村卫生室1279个。

48.增强养老服务供给。按照国家、省政策规定调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标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养老服务网络,着力打造区县(市)有机构、镇街有中心、社区有站、小区有点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建成20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城镇社区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农村地区实现特定养老服务项目全覆盖,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有意愿的困难老年人家庭愿改尽改。推进品质养老服务创新提升,全市品质养老社区、村屯分别达到80%60%,星级养老机构达到70%以上。

49.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业转移人口等群体参保工作。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持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3.5%以上,达到821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3.5%以上,达到1269元。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5万户。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粮食储备保持在12.95万吨以上,确保粮食储备中口粮比例达到70%以上。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积极做好煤、电、油、气等重要生产资料储备和保障,确保供暖安全及能源有效供给。

50.强化基层治理和风险防范。践行两邻理念,推动五社联动赋能社区治理,加快推进三零社区(村)建设。优化升级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功能,实施17个行业领域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强力推进清收挽损,加强重点企业经营风险管控。稳步推进政府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合并监管,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科学安排预算支出,坚决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全力攻坚停缓建项目,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跟踪推进保交楼项目,确保住房顺利交付。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认真贯彻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在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下,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力同心、勇毅前行,全面完成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