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发改工作
您的位置:首页 > 发改工作
关于沈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8日 作者: 来源: 国民经济综合处

——202318日在沈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沈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部署,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积极为全省作出五个示范,扎实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有效应对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着力稳住经济大盘。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3.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5亿元,下降3%;进出口总额1445亿元,增长2%;实际利用外资39.2亿美元,增长37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总体看,全市经济向上向好,生产需求持续恢复,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态势在延续,的动能在增强,的结构在显现,的动力在集聚,的预期在巩固。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的态势在延续。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左右,2016年以来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加快对同类城市的追赶,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的动能在增强。新字号增加值预计增长9.6%,占工业比重由23.2%提高至24.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6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1.5万家。5G基站突破3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3个。三是的结构在显现。项目投资拉动进一步增强,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数量达到2223个,比上年增加404个。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逐步优化。工业投资占比24.6%,提高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比22.4%,提高1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42.1%,下降16.8个百分点。四是的动力在集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双创4项工作获国务院表彰激励。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资布局持续优化,市属20户国企整合为10户,提升了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为全省作出示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全面推进,中欧班列开行数量622列,增长22%,东北排名第一。五是的预期在巩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出台稳增长“20、纾困解难“12、复工复产“15、稳经济“50,为企业兑现政策支持资金280亿元,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企业发展。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对规模以上工业样本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跟踪调查,90.5%的企业预期生产保持稳定。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扎实推进,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37个工业行业中60%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24户,比上年净增182户。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预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增长4.8%,通用机械装备、石化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机床及功能部件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18.5%5.4%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航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2%62.5%13.8%3.1%。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获批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沈鼓大功率平行轴齿轮箱等25个重点项目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多个项目填补国内空白。104个智能升级项目加快建设,20个绿色节能改造项目顺利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重由上年的29.2%提高至34%。沈阳晋升先进制造业全国百强城市第25位,排名提高9位,列东北地区首位。我市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5.7%。我市获评国家千兆城市。新建5G基站1.3万个,总量居东北地区首位。建设“5G+工业互联网项目40个。星火·链网沈阳超级节点、沈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入运行。

服务业加快恢复发展。商贸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预计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4.8%,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27.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出台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政策措施,新引进首店121家。完成首批10个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兴顺、歇马等41个夜经济街区特色化发展。新增3家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总数达到13家。金融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770亿元,增长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9.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6.2%。拓荆科技、富创精密、何氏眼科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直接融资72.3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辽宁服务基地成立。成功引进中金公司东北分公司。交通物流业加快发展。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8.6%,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87.6%,邮政业务总量增长5.2%。东北冷鲜港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申通快递东北总部基地投入运营。文化旅游业品质不断提升。中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老北市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沈阳工业博物馆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稻梦空间景区晋升国家4A级。

县域经济稳步增长。粮食产量80.2亿斤,实现十九连丰。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2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5万亩。蔬菜产量408万吨,增长4.4%。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重点推进昊明禽业6000万只肉鸡深加工、玖龙纸业年产62万吨制浆等300个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城区、开发区与县域“1+11”对口帮扶工作,推进帮扶事项和项目75个。

(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223个,比上年增加404个。其中,工业项目864个,比上年增加253个;五型经济项目801个,比上年增加333个。总投资100亿元的沈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及配套项目等904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比上年增加71个。沈飞国际C系列飞机机身装配、唯品会东北电子商务产业园等546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比上年增加127个。一批重大空间布局优化调整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东塔机场迁建项目历经十三载获批立项,724厂搬迁、机场二跑道及枢纽设施功能提升、沈飞局部搬迁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逐步优化。工业投资增长27.3%,占比24.6%,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5.4%,占比22.4%,比重提高1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6%,占比42.1%,比重下降16.8个百分点。争取资金成果明显,争取国家、省项目建设资金同比增长4.2倍。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积极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招商,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50个,比上年增加248个,增长13.8%;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114个,比上年增加286个,增长34.5%。总投资102亿元的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总投资100亿元的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举办了五型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释放投资机会7082.6亿元。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方位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效能,86.9%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一件事一次办场景突破1000个,引进人才落户、机动车驾驶证审验等102个事项实现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跨域通办。工程建设项目总体审批时限压缩至35个工作日以内,审批效率全国领先。政务服务便利度进一步提升,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际网办率达到94.8%。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助企纾困力度加大。出台稳增长“20、纾困解难“12、复工复产“15、稳经济“50。扁平化、实体化、属地化运行惠帮企@链上沈阳智慧平台,三直一快推动政策落实,兑现政策支持资金28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减轻生产经营负担。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11.95万户,增长9.2%。其中,企业35.3万户,增长7%

大力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带土移植高水平人才团队89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627人。授权华晨宝马、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220家用人单位自主认定人才,全市新认定人才2180人。为高校毕业生发放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4.1亿元。认定人才公寓3616套,人才驿站接待求职毕业生4348人次。

(四)创新改革持续强化,发展动能加快集聚

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科创空间新格局有序构建。加快形成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布局,浑南科技城140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09亿元;沈北科教融合园50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7.4亿元。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成立,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开工建设,新增东软医疗、沈阳化工研究院等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主体不断培育壮大。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976家,总数达到954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59家,总数达到4200家。新增雏鹰企业320家,总数达到1385家。新增瞪羚、独角兽企业83家,总数达到235家。新增中科数控、世杰电器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总数达到75家。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揭榜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项,57个项目入选省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市级揭榜挂帅项目90个,研发总投入2.5亿元。技术合同登记841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94.6亿元,增长20.5%。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48.6%,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807件,增长15.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新增启迪科技园、皇姑区融合创新中心、沈阳理工大学众创空间等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成为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市各级各类双创载体达到240家。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20户市属国企优化重组为9户企业和1户托管中心。沈鼓集团、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入选国务院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沈鼓集团成功引入国投招商战略投资,中航工业集团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合作的总投资20亿元的大型航空机加结构件项目签约。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泰瑞汽车科技部件等3个项目用地实现标准地出让。颁发全省首个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书。沈阳首贷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园区集合贷试点扩大到58个产业园区。全市累计落地PPP项目30个,城区动静态交通融合提升PPP项目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平稳发展。加大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清偿力度,全年清偿9655万元。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9.4%,占全市比重97%。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1.9%。实现个转企”905户、小升规”223户、规升巨”20户。

(五)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

外资外贸持续壮大。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预计进出口总额1445亿元,增长2%。其中,出口总额558亿元,增长15%。汽车及零部件出口142亿元,增长18%;通用机械设备出口19.3亿元,增长62%。利用外资快速增长,预计实际利用外资39.2亿美元,增长375.3%。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38.5亿美元,增长1174.7%。实际到位内资1466.9亿元,增长16.4%。其中,制造业到位内资289.4亿元,增长110.5%

开放通道和平台加快建设。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发展取得新成效,机床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RCEP一站式服务平台投入运行,新开通沈阳至阿姆斯特丹、格林维尔等全货机航线。沈阳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和空间概念规划编制完成,空港服务、商贸物流、临空制造等8大功能区加快建设。中德园入驻外资企业26家,沈阳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建成运营。万科中日产业园、启迪中韩科技园加快建设,分别签约入驻日本企业29家、韩国企业19家。跨境电商“9710”“9810”业务持续扩大,跨境电商交易额52.3亿元,增长1倍。中欧班列预计开行622列,增长22%,开行数量东北排名第一,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项目竣工。京沈对口合作进一步深化,成功举办中关村数字经济沈阳高峰论坛等对口合作活动,签约引进航天新材料产业园等京沈对口合作项目52个。

都市圈一体化深入推进。建立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等四级工作推进机制以及政协研讨协商会议推进机制,全面完成102个重点项目和重大合作事项。推进规划共绘,建立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1+1+N”规划体系,《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规划》上报国家,近期将获得正式批复;推进交通共联,四环快速路棋盘山隧道、东部旅游大道、沈白高铁高官台立交桥等建成通车;推进产业共链,推动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等8个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平台共享,共建共享生产、生活、开放平台,86家医院签约辽宁影像云,44所学校开展结对活动,都市圈其他城市45家服务机构进入科技条件平台提供服务;推进生态共保,启动3次重污染预警,都市圈区域PM2.5平均浓度下降10%以上;推进文旅共建,联合推出·一八历史博物馆等108条特色旅游线路;推进社会共治,加快都市圈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都市圈协同信用立法。

(六)城市品质加快提升,精细化管理深入实施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35个核心发展板块规划设计,实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获批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完成清洁能源集中供热项目11个,供热面积752.5万平方米。成为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占建成区的26.2%。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涉疫垃圾安全处置率均为100%一网统管建设成效明显,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试运行。

城建工程加快实施。城建项目投资完成521亿元,增长73.6%。元江街等6项快速路工程、大通湖街等6处立体停车场以及工农桥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地铁2号线南延线、4号线全线轨通,沈阳站西广场公交枢纽站投入运营。改造老旧小区475个、背街小巷200条。改造燃气管网231公里、供水管网144公里、供热管网226公里。完成沈辽路、沈新路、开发大道、沈本公路等城市出口路提升改造。南京南街、陵园街、卫工街等30项街路更新工程完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19公里。全市电力投资达到70.3亿元,500千伏盛京输变电工程全面投入运行。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深入实施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行动。创建太原街、东中街、市民广场等首批席地而坐试点区域20个。调整优化公交线路20条,新建盘活停车泊位17.1万个。新建口袋公园1000座,城区新增绿地22.5平方公里,新建改造慢道306公里。完成浑河重要桥梁等11处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创建美丽街区10个、优秀路段102条。建成城市书房23家、城市书屋114家。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比上年增加5天;PM2.5平均浓度32微克,下降15.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5,比上年改善8.2%。全市15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达到46.7%,持续保持消灭劣类水体,国考断面水质综合指数6.02,比上年改善5.8%,水环境质量连续4年持续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比十三五末累计减排23328.6吨、2427.6吨、4696.3吨和5008.3吨。淘汰工业燃煤锅炉5台、民用燃煤锅炉12台,实现三环内工业燃煤锅炉清零。红菱、姚千、永安二期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龙源法库、华润康平等总规模180万千瓦的8个风电项目以及华润法库整县域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建设。

(七)民生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沈阳舒心就业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2%。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9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吸引来沈留沈高校毕业生15.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3106人,带动就业1.9万人。为4.4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4.4亿元,稳定就业岗位79.6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亿元,增长138%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民生领域支出760.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5%,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4.8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88.8亿元,增长5.8%,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上涨4.1%(达到3166元),实现十八连涨。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5%32.5%,均达到766元,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5.2%(达到610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273.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6.6万人次。完成313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17.1%(达到1070元)。发放住房租赁补贴3.89万户。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226个,为1.9万名劳动者免费体检。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我市获批东北首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7350个,普惠率89%。创建义务教育新优质均衡示范校135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100%。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建设。建成20家互联网医院。累计完成11批药品和12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耗材价格分别平均下降53%70%。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市全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2.8%,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保障充足,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成功举办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等文化体育活动,安装体育健身设施650套。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万平方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扩大到200个,新建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建成居民评理说事点2637个,实现社区(村屯)全覆盖。荣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重大风险防范有力。化解政府性存量债务53亿元。市属国企资产负债率5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盛京金控、辉山发展集团成功重整沈阳利源轨道。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保交楼房地产项目建设。新增租赁住房3.11万套(间)、盘活2.45万套(间)。累计为193.3万户居民免费安装燃气报警器。刑事、治安、电诈警情分别下降47.5%21.9%41.2%,电诈损失额下降46.8%

尽管2022年全市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但受宏观形势影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年初确定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还需加快优化。经济发展对汽车产业依赖性较大,多点支撑的局面没有形成,特别是在当前汽车向新能源加快转型阶段,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新兴产业规模不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近年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体量较小,对经济拉动力不强。二是有效需求仍需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体量还不大,与成都、西安、南京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大体量产业项目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有牵动力的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还不多。消费拉动作用不强,传统消费市场出现下降,网上销售增长动力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还需加快。三是市场主体经营面临困难。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较大,生产尚未企稳。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多数企业面临经营成本加大、人员招聘困难等问题。四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7.9%,分别低于全国(-23.3%)、全省(-34.2%14.6个和3.7个百分点。从市场供给看,房地产开发信心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6%,下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9个百分点。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仅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下降2.2%。民生支出增长11.3%,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6.6%,收支矛盾加大,特别是县域地区三保及偿债支出压力较大。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综合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并存,既面临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加息外溢效应继续显现,国际市场震荡风险加剧,乌克兰危机影响加深,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性加大。IMF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2.7%,较上年放缓0.5个百分点。从国内形势来看,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同时要看到,党的二十大召开提振了社会预期和信心,有利于激发生产积极性;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叠加累积效果将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生产要素支撑能力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叠加2022年低增长基数,2023年有望实现较好增长。从我市情况来看,发展机遇和增长潜力依然较大,经济发展向上向好,沈飞局部搬迁等一批事关我市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将持续释放红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疫情形势好转将促进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受抑制产能将加快释放,为我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基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我市的发展实际,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省作出五个示范,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奋力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80亿斤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

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安排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一是体现沈阳跳高队担当。省委明确2023年全省经济增长与全国水平同步,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我市经济增速按6%以上安排,确保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全省走在前、做表率二是与实现十四五时期目标相衔接。聚焦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到2025年要实现经济总量一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千亿、人口规模一千万,需要保持较快的年均增速,我市全力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为加快跨越赶超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引导良好发展预期。中央将对东北振兴作出新部署,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支持政策,沈阳正处于蓄势腾飞的新时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我市具备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的基础和条件。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全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全面深化改革等12个新突破,思想争先、发展争位、产业争链、改革争效、开放争速、环境争优、队伍争强,全力抓好十一个方面、47项重点工作,推动沈阳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一)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全力抓项目、促投资,进一步恢复和提升消费能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1.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进高质量项目群建设,围绕高端装备产业培育、科技引领创新等20项重大工程,谋划推进重大项目3000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2500亿元。重点推动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等3010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总投资70亿元的北方生物医药产业园、总投资97亿元的沈飞局部搬迁等项目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突破1000个,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大力推进总投资205亿元的机场二跑道及枢纽设施功能提升、总投资51亿元的东塔机场迁建等项目建设,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突破300个,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增长60%以上。

2.强化项目招引力度。扎实开展大招商专项行动,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以上、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围绕老原新产业链、35个核心发展板块、“12+24”配套园区、五型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在国际方面,以日本、韩国及德国等欧盟国家为重点,着力招引世界500强及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在国内方面,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为重点,着力引进民企100强来沈投资。充分发挥开发区和专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阵地作用,国家级开发区至少落地2个投资3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省级开发区至少落地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

3.创新项目服务机制。实施四比四看赛马、市领导帮扶重点项目等6项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管理数据平台,全力解决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创新项目审批机制,采取容缺审批+承诺制,持续压缩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已储备项目中续建项目2月底前、新建项目4月底前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工。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做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满足重大工程项目用地需求,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方向,确保对上资金争取实现更大突破。

4.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出台恢复和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开展新春购物、消夏美食、金秋消费等大型促消费主题活动。改造提升太原街、西塔、北市等9个核心商圈及特色商业街区,推进41个夜经济街区发展,建设20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年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企业总部、知名消费品牌首店不少于100个。鼓励大宗商品消费,办好汽车巡展、家电下乡等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发展新型热点消费,推动电商业提质升级,开展“6.18”双十一等节庆活动,新培育5家市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发挥会展经济拉动消费作用,举办制博会、辽洽会等各类会展活动160个以上。落实好房地产政策,推行以租换购卖旧买新带押过户等模式,促进商品房销售回暖。

(二)突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充分发挥工业引领带动作用,在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上为全省作出示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5%

5.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产业链,推进“5+3+7+5”20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打造汽车、高端装备等8条产业链,全年产值突破8000亿元,持续壮大“12+24”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规模。推动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加快释放产能,汽车产业产值全年突破3200亿元。加快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推进沈鼓往复机、远大压缩机等重点项目建设,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大国重器,攻克150-180万吨乙烯三机等重大装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达到166项,加快推进首批121个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全年实施10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户。

6.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字号占工业比重达到30%。建设集成电路、机器人、航空等重点产业集群,争取至少1个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建设辽宁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支持拓荆、芯源微等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产业化,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80亿元。打造国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组建以新松机器人为主体的机器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机器人发展基金。聚焦军民两线两核一基地,做大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航空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

7.全面建设数字沈阳着力打造东北数字第一城、全国数字名城。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争取获批国家软件名城,探索设立中国沈阳数据交易中心,推进建设350个以上数字经济重点项目,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双千兆网络在制造业、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实施100个智能升级项目、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高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争取3家以上获批国家级。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70005G基站,推动星火·链网(沈阳)超级节点应用开发,扩大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应用范围,加快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建设,算力规模在东北地区率先达到300P以上。

8.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五型经济发展步伐,发布应用场景1000个。加快建设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新培育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10项,大力培育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业态,支持沈阳铸造研究所等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沈阳市科技条件平台新上线科技服务机构20家以上,累计交易额达到3.5亿元。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吸引银行、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沈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组织银企对接300场以上,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4.3万亿元,全年新增上市公司3家以上。大力发展交通物流,加快生产服务型物流、冷链物流发展,推动沈阳传化智慧陆港、中储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引育壮大新动能

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全年科技型企业超过2万家,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力争达到3.3%

9.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深入实施揭榜挂帅,组织开展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化工新材料等20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做强做大东北科技大市场,推动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服务效能,全市技术经纪人达到1000人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420亿元,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保持东北领先。推进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全市双创载体达到260家。实施科技型企业育苗、培干、强柱梯度培育工程,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

10.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格局,加快建设浑南科技城和沈北科教融合园,推动材料国家实验室沈阳基地建设,支持辽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推进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推动深部工程灾害试验装置、未来工业互联网创新基础设施和高能射线多束源材料多维成像分析测试装置建设。全年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到1500个。

11.突出人才引领驱动。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全面落实海内外高精尖科技优才集聚、带土移植团队引育等6大工程,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和人才成长型城市。支持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驻沈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人才政策进企业、进高校、进院所、进园区,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5万人以上,引育高层次人才3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坚持以高水平制度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评价进入前15名,市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6%以上,市场主体达到132万家。

12.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制定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重点在建筑许可办理、知识产权保护等18项指标上实现突破,建设沈阳数智营商综合服务平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作示范,持续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实现90%申报材料在市、区范围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创新推出好停车好游玩100项标志性应用场景。完善惠帮企@链上沈阳主平台+子平台体系,三直一快落实政策。开展政务服务升级行动,打造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全国率先推进12345热线进社区,实现100%全覆盖。

1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辽宁沈阳区域性综改试验,攻坚产权、治理、组织、产业四个结构改革。深化央地合作,争取更多央企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推进航空集团与沈飞公司、黎明公司合资合作,燃气集团引入华润燃气完成混改,推进中沈国际引进中车智能开展混改。进一步优化国资布局,完善“9+1”业务整合,组建数城集团、农投公司。

14.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创新型产业用地试点,完善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建设铁西国家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东北首个国家级综合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2+3+N”多层次基金体系,强化城市更新及发展基金、市投资基金等2支百亿基金引导作用,投资重点项目、重点产业100亿元以上。推广沈阳化工大学赋权改革经验,在条件成熟的高校院所探索先使用后付费制度。建设数据资源开放平台,推动信用、交通、医疗等10个领域数据有序开放,首席数据官制度实现全覆盖。

15.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开展育苗护苗行动,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0%以上。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重点在降本减负、放宽准入、企业转型等方面出台措施,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整体降低20%。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医疗、养老等公共事业领域,民间投资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

(五)加快通道平台载体建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面向东北亚开放新高地,进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以上。

16.全面拓展空陆海网大通道。以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为重点拓展空中通道,开展综合交通强基、港航贸易升维等六大行动,推进实施海航东北货运航空、国际多式联运中心等60个重大项目,新开通3条以上国际货运航线,打造港产城创一体化开放平台,积极申建进境木材和粮食等口岸,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10%40%以上。以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重点拓展陆路通道,推动蒲河物流基地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全面投入运营,中欧班列全年开行数量力争突破700列以上,开行规模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以加强与大连、营口等地陆海联动体系建设为重点拓展海上通道,加快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深化货物集散合作。以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点拓展网上通道,拓展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模式,争取跨境电商开展实绩业务企业100家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50%以上。

17.加快完善开放平台功能。高标准建设自贸区,对标RCE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等国际经贸规则,在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形成60项制度创新成果。高质量推进综保区业态创新,围绕保税+”发展新业态,海关备案企业达到600家以上,进出口额增长10%以上。高水平建设中德产业园,支持招引欧洲制造业外迁企业项目,外资项目突破100个,打造成为中欧合作新标杆。制定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行动计划,推进重点园区和平台示范等方面试点任务实现突破。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着力加快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进入全国前15名,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排名进入全国前20名,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排名加快进入前120名。

18.积极扩大对外贸易。高质量办好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韩国周、宝马供应商大会、德企沈阳行等重要经贸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境内外展会活动,推动三一重装宽体车、宝马iX3汽车、东软医疗器械等产品出口。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RCEP成员间经贸合作,力争全年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增速达到10%以上。加快建设铁西工程机械、沈北特色农产品、浑南装备制造等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全年新增实绩外贸企业200家以上。

19.提升对口合作水平。推动2023年度京沈对口合作高层会商,拓展京沈对口合作深度广度。强化产业对接,推进北京奥悦冰雪及水上体育公园、联东U·和平未来智造谷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签约引进项目50个以上;强化平台共建,以整体委托模式共建铁西中关村科技园,打造京沈合作示范园区;强化人才交流,进一步落实互派挂职干部机制,持续开展企业家、院士、专家沈阳行北京行活动,全年成行10次以上;强化资源共享,加强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对接合作。

(六)引领带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围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老工业基地协同创新样板区、东北振兴发展重要增长极,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120个,都市圈经济总量力争占全省48%以上。

20.组织实施都市圈规划。深化落实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1+1+N”规划体系,围绕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制定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实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等20项专项规划,加快构建一区四轴三廊多组团的总体布局。

21.实施沈抚同城化示范工程。制定沈抚同城化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5G、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推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同城同享,重点推进沈白高铁伯官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金属所沈抚研发中心等22个重大项目。

22.实施高效便捷通勤圈建设工程。共建高效便捷1小时通勤圈,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建设沈抚城际铁路项目,谋划推进沈金、沈铁等城际铁路。推动32个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都市圈环线高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沈抚二号线、调兵山沈康高速公路连接线等市界断头路瓶颈路

23.实施产业生态圈共建工程。重点打造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数字经济、航空5大产业生态圈12条产业链,建立圈长制链长制,建设万亿级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50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00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

24.实施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依托沈阳国家实验室、浑南科技城等科技创新资源,构建都市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东北科技大市场、科技条件平台等资源共享,推动周边城市在沈阳设立创新飞地,实质性产学研联盟达到30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

25.实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工程。建立都市圈医疗专科联盟,推动医学影像信息共享互认,建设三甲医院一体化诊疗平台,合力建设医大盛京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城市远程医疗合作。实施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开展学校结对50对以上。共同举办都市圈文化体育旅游重大活动,打造都市圈品牌形象。搭建统一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布局人力资源供应链。成立养老联盟,共办养老产业博览会。加快都市圈信用协同立法,推进150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域通办。

26.实施生态共保共治工程。共同推动辽河、浑河、柳河、北沙河等河流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辽河干流提升工程,推进柳河综合治理国家试点工程,加快建设北沙河综合治理等9个重点项目。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都市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

(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强做优县域经济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东北乡村振兴的先行区、示范区、样板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3%以上,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以上。

27.着力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0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3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225万亩,粮食产量80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提升稻米、蔬菜、畜牧、渔业、花卉等五大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建强蔬菜、畜牧、渔业生产保供基地,培育玉米、水稻等新品种10个以上。

28.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建设,实施庭院清洁行动,创建美丽庭院示范街1000条;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村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建设省级美丽宜居村100个;提升农村功能、服务、文化、生态品质,持续打造美丽田园20个。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统筹推进5G基站按需覆盖,实施87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继续改造农村户厕5000户,改造农村危房301户,维修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29.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推动沈北、于洪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成果和试点示范经验上升为国家经验,复制推广稻梦小镇改革实践成果。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多种方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强化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功能,扩大交易品种。

30.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健康、陶瓷建材等主导产业,加快“418建设,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持续深化“1+11”对口帮扶机制,深入实施规划、产业、飞地、人才4个对接行动,完成结对帮扶飞地项目55个以上。加快110个中心镇项目建设,推动胡台、茨榆坨等中心镇向小城市目标迈进。完善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县域地区4个开发区在全省排名位次前移3-4位。

(八)实施高品质城乡建设行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加快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31.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协调和刚性管控作用,推进《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做好一张图建设,加快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快35个核心发展板块全面建设,落实发展定位、主导功能、建设容量等要求,完善控详、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

32.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扎实推进五项工程,提质改造老旧小区800个、背街小巷309条,改造供水管网160公里、燃气管网100公里、供热管网50公里。启动20项街路更新工程,打通10条断头路,深化城乡接合部、三四环及铁路沿线、城市出口路市容环境整治。推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加快推进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外迁等项目建设。启动四环快速路提升等工程,推进元江街、长青街等PPP快速路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地铁9号线东延线、10号线南段工程,确保4号线、2号线南延线建成通车。

33.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缓解停车难题,新建公共停车场20处,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高水平规划建设北方特色公园城市,推进环城水系、浑河两岸景观设施提升等75个项目,新增绿地1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新建改造提升综合公园24座,新建口袋公园1000座。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全面建成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数字管理移动驾驶舱,年底前基础设施、中枢平台、行业应用等各项指标达到全国前列,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九)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东北绿色低碳发展先导区和绿色能源发展示范基地,在绿色低碳发展上为全省作出示范。

34.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高质量碳达峰表率,坚持先立后破,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分级分类开展新建项目能耗替代,推动产业节能和能效提升,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在清洁能源发展上作示范,谋划沈阳热电厂搬迁等热电项目,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作示范,加快推进玖龙纸业、中宏能源等20个产业优化升级重点项目,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项目30个。在城乡品质提升上作示范,加快推进康平、新民2个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在环境质量提升上作示范,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35.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美丽沈阳。打好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燃煤、臭氧、扬尘、秸秆焚烧、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治理,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养息牧河等重点河流断面达标攻坚,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不低于53%,全力消除V类水体,稳步提升优良水体占比。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

36.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风电项目建设,推动辽能康平30万千瓦、华润法库20万千瓦、中电建新民15万千瓦、国华辽中15万千瓦等风电项目4月底前全面开工,全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180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规模达到317.8万千瓦。制定实施氢能产业规划,推进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加快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建设,推进涉农区县煤改洁6.6万户、远郊乡镇集中供热项目18个,推动农房节能改造2.2万户,推进超低能耗建筑9万平方米,新增清洁供暖面积3500万平方米。

(十)深入实施文化+”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快建设东北一流、全国知名的创意设计之都、优秀文化传播高地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37.丰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弘扬六地精神,叫响英雄城市名片,加快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一八历史博物馆改扩建,推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好清福陵、奉天商务总会旧址等文物保护修缮,加快建设非遗博物馆、新乐遗址公园,打造沈阳古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沈阳段)等文化地标群。

38.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实施价值观培育、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打造系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深入实施环境卫生、停车秩序等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文明提升行动,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

39.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和国有文艺院团、文化企业改革,分批分类、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化标准小剧场,实施一团一精品工程,以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为主题创排文艺精品,加快龙头文化场馆带动百馆之城建设,以城市书房书屋建设、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沈阳,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0.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创与科技、商业、会展、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围绕数字、动漫、影视、创意设计等领域,策划推进建设奉天记忆燕梓巷等一批产业园区项目,新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0家,总数达到80家。打造沈阳艺术节、沈阳国际马拉松、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等文体品牌,办好沈阳体育消费嘉年华等活动,规划建设冰雪运动中心场馆群,实施振兴三大球行动,建设体育强市,全年举办体育赛事不少于15场。

(十一)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做好一老一幼服务,采取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等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1.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实舒心就业工程,完善沈阳业市平台服务功能,推动就业服务下沉社区,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1.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创业带头人2200人。提升就业技能,推进12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建立5个校企发展共同体。

42.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幸福教育工程,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新增普惠学位5000个,新建中小学13所。高质量推进国家双减试点,推进幸福校园创建和幸福教育进社区、进农村,创建100所幸福校园,建成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120个。

43.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健康沈阳工程建设,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快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达标率实现65%以上。实施中医药强市行动,建设中医药重点(特色)专科20个。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提高到3.97人。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部署要求,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加强对老年人、儿童等重点群体医疗保障,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44.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深入实施品质养老工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品质养老社区383个、村(屯)453个。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在500个社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实现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城乡社区全覆盖。提升社区养老水平,确保社区服务配建设施100%达标。打造机构养老品牌,培育星级养老机构150家。

45.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参保缴费、退休待遇政策,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统一城乡特困供养标准。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全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

46.积极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实施价格监测预警工程,重点监测粮油肉蛋菜奶等42种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密切关注我市食品价格变化,及时投放储备物资,保障商品价格平稳。全面落实12.95万吨市级粮油储备指标任务,确保发电用煤达到15天库存要求,政府储气能力达到3天,城燃企业储气能力达到年用气量5%

47.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金融领域改革化险,完成农商行和农信机构不良资产剥离等重点工作,推动存量非法集资案件处置。防范债务风险,妥善处置存量债务,严禁违规举债和盲目举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保障重点财政支出,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压减非必要项目(活动)数量和规模,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对困难地区三保及刚性支出缺口给予兜底保障。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推进保交楼工作,发挥专项借款资金作用,撬动商业银行贷款资金跟进,确保保交楼项目住房顺利交付。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认真贯彻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在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完成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