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物价工作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发改工作
您的位置:首页 > 发改工作
沈阳市发改委“六个强化” 筑牢粮安底线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5日 作者: 来源: 粮食和物资安全仓储与科技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沈阳市发改委(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系列讲话精神,按照省、市的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全市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六个强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市发改委党组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召开会议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部署加强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和粮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赴沈阳第四粮食收储有限公司等粮食企业,检查督导储备、应急、质检、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全市粮食储备安全,流通高效顺畅,应急保障有力,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2.强化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健全粮食储备体制机制,确保储备粮数量准确、品质优良、常储常新。目前全市现有市级粮油储备12.95万吨,可保中心城区人口46天供应,可保全市常住人口22天供应。粮食仓储设施总仓容1223万吨,库区534个,实现低温储粮仓容23万吨,实现准低温储粮仓容30万吨,粮食收储能力持续加强。

3.强化粮食应急保障水平。实施粮食应急“储备、加工、供应、运输、预警”五大保障体系联动,推动粮食应急保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战化,全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39家,日加工能力1.4万吨,每天加工能力即可满足全市911万人3日口粮需求,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此外拥有应急储运中心10个,应急供应网点379个,日供应能力5286吨,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4.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形成市、区(县)以及粮食企业质检部门三级联动。下发《沈阳市2022年收购粮食安全监测工作方案》,全市共开展质量调查380份,重点对容重、水分等常规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品质测报100份,重点对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等优质粮食内在品质进行评价;质量安全监测118份,重点对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等安全指标进行评价。全力保障全市粮油质量安全,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5.强化粮食企业安全生产。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强化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对国庆和二十大期间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县两级出动检查车辆16台次,出动检查人员35人,重点对安全生产制度、应急预案演练、值班值守涉爆粉尘等方面进行了督导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电源线路老化破损、消防灭火器材压力不足、机械设备保养不到位、安全培训计划不周密等4类隐患问题,均立即下达监督检查意见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全市粮食行业安全稳定。 

6.强化优质粮食提升行动。以“六大提升行动”为重点,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支持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粮减损健康消费等领域领域项目建设,统筹谋划储备项目,提升储备项目质量,优化项目内容结构,积极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全面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